在养殖眼镜蛇的基础上,篆塘加大特色养殖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现已有5个业主流转镇内几百亩土地,发展特色养殖:预计到明年底,蛇场年出栏规模将达15万至20万条,产值1亿元左右,成为全国最大的眼镜蛇养殖基地。梅花鹿年养殖量保持在1000头以上,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同类养殖基地;用“放养”方式养殖野猪,年出栏量超过1000头;养殖娃娃鱼、黄腊丁、青鲌、岩鲤等10多种中高档特色水产……
为减少粪污对郭扶河的污染,从今年开始,镇上还引进多家业主发展特色种植:500多亩的北碚榕、1000亩的普通园林绿化树种、近千亩的蔬果基地。种植和养殖业的有机结合,使篆塘镇郭扶河一带20公里的区域被区里命名为“綦江区篆塘特色农业园区”。从去年以来,全镇每天有二三百名农民工在养殖场、苗圃和蔬果园打工,日薪30至50元。同时,每年业主向农民支付的租金达40万元。
目前,特产农业产业链还在延伸。根据镇上规划,珠滩村有条件的农户将建农家乐,在鱼梁村庙子树等地建两家五星级农家乐;同时,郭扶河沿岸还将建7公里长的人行步道。“有平时吃不到的‘野味’,四季可观花、采果,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观光产业很有‘钱景’。”镇党委书记陈卫翔说。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