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最严认证”出台三个月有机食品三成下架


时间:2012-10-22  来源:中国经济网 点击:

  在食品安全日益受人关注的现状下,有机食品越来越受到市民的热捧。今年7月,国家认监委发布的《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要求有机产品统一认证标识、具备唯一编号,这一新规被称为“史上最严认证”。

  新规实施三个月后,记者走访发现,市场正在进行新一轮洗牌,约三成的“有机食品”已经消失。有机食品换上“新装”后,其价格仍比同类食品高出一大截。

  有机食品可验明“正身”

  近日,记者走访了几家超市,在食品专区内,记者发现了有机食品专柜上陈列着有机大米、绿豆、黄瓜和西葫芦等几十种食品,在食品的外包装袋上,均醒目地贴有绿色中国有机食品标识和认证机构的图标,并有有机码可供查询。

  不过,光顾有机食品专柜的市民并不多,大部分顾客是瞟一眼菜价标签后就走开了。记者发现,有机食品的价格普遍比较高。附近普通肉菜档内销售的黄瓜每斤只需要2.5元,而一种产自上海的有机黄瓜的价格则为每斤16元。另外,同样一种有机食品,价格也差别巨大,一种产自辽宁的有机米,价格为每公斤16元,而另一种产自黑龙江的有机大米,价格则为每公斤138元。

  物价监督部门工作人员表示,有机食品的定价靠市场决定,政府没有对其进行任何限价措施。

  市场:货源减少约3成

  一家超市的店长田先生告诉记者,早在今年7月以前,市面上的有机食品非常多,有蜂蜜、枸杞和矿泉水等,而今年7月颁布的有机产品认证目录中,并没有包含上述的食品,这就意味着,目前市面上销售的蜂蜜等食品不得标称“有机食品”。另外,新规启用后,对农残指标要求做到零残留。“比起今年7月前,超市销售的有机食品大约减少了三成。”

  记者还发现,由于认证更严格,原本数量众多的有机食品专卖店有的关门大吉,有的改头换面,敢于声称自己销售的是“有机食品”的商家越来越少。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