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央视:"专供""特供"基本为假冒 系借国家之名


时间:2012-10-22  来源:北京晨报 点击:

  市场上假借国家机关名义,打着“专供”和“特供”名号的产品不少,昨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市场上销售的所谓“专供”、“特供”商品基本都是假冒的,目的是通过不正当手段提高产品的价格、提升产品的销量。专家提醒,消费者应该警惕这些产品背后的骗局,防止因为这些产品的质量问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酒类茶叶成假冒重灾区

  从10月开始,国家工商总局和相关执法部门配合,开展集中清理整顿假借国家机关名义生产销售“特供”、“专供”商品的专项行动。记者跟随执法人员在北京、贵州等地调查发现,此类商品主要集中在白酒、红酒、茶叶等种类上,而“军队”、“武警”、“钓鱼台国宾馆”、“人民大会堂”等单位成了“特供”、“专供”的重灾区。

  5月初,贵阳市工商局接到举报,称贵州汇文酒业有限公司大规模生产销售“武警专供”、“武警特供”、“武警接待酒”。执法人员对这家公司展开彻底清查,据公司负责人李某交代,他们从2011年3月起,自行设计印制“武警专供酒”等瓶贴、包装盒、包装箱,然后交给茅台镇一家酒业公司的业务员,业务员租用了一间民房,用他们酒厂生产的未贴标志的瓶装酒和汇文公司提供的瓶贴等,生产所谓的武警专供酒。

  而按照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广告法》等规定,产品包装和广告宣传中,不得出现利用国家机关或类似名义,宣传“特供”、“专供”等内容。进一步调查时,执法人员还发现,除了在包装上违法使用“武警专供”字样,汇文公司销售的白酒从包装到酒瓶都和茅台酒十分相似。

  “违法当事人制造的所谓特供、专供酒,经中间商层层加码以后,本来一瓶酒才值几十元,但是到了消费者手里,就成了价值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酒。这样就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贵州省工商局副局长王勇说。

  市场网店屡见“特供”品

  央视记者随后对北京等地的市场进行调查,发现在市场上明着标称为“专供”、“特供”等字样的产品并不多见。但北京多家批发市场暗地里销售海军、空军、全国政协宴会等“专供”、“特供”产品的商家却不少见,其中以酒类产品最多。一家白酒销售商称,“打上特供的一般卖四五千”。

  此外,淘宝网等不少网络销售平台上也有专供、特供产品公开销售,但价钱比市场上的同类产品便宜不少。“茅台系列,像供部队,武警,世博会纪念的,国家机关接待专用的,国管局的,北京军区的,空军的,人民大会堂的,价位都从200到400元之间”,一家网店商户说,网上热销的这种所谓专供茅台并不是茅台集团生产的,不是真的茅台酒,所以价钱才非常便宜。

  网售“钓鱼台”全无授权

  一家网店标称,自己的茶叶专供钓鱼台国宾馆,有协议。但记者向钓鱼台国宾馆管理局局长瞿文明求证后,得到的答复是这种所谓的专供产品并没有得到授权,而且相关负责人还告诉记者,网上销售的所谓专供钓鱼台的产品,全都是冒用钓鱼台的名称,都没有得到授权。

  据悉,从今年9月29日开始,国家工商总局等十部门联合对利用互联网销售滥用“特供”、“专供”等标识商品进行集中清理整顿。此次清理以大型网络商品交易类网站、网络交易平台类网站、知名的搜索引擎类网站、门户网站及团购网站、销售烟酒粮油等商品的著名企业自设网站为重点,对在互联网上滥用“专供”、“特供”或类似内容销售商品、发布的商品信息和广告进行全面清理。据《每周质量报告》


来源:北京晨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