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公布的“2012年中国节能服务公司百强榜”上,山东高密蓝天节能环保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污水余热回收和中水回收技术参选并申报年完成节能量6440吨,成功跻身全国节能服务百强企业第64位,成为国家发改委备案的节能服务公司。在高密,很多企业像蓝天节能环保公司一样,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研发出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科技创新已成为高密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动力”。
“招才引凤”推动创新。高端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源泉”。近年来,高密市积极招揽优秀人才引导科技创新。该市通过组织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利用海洽会、鲁台会等“节会平台”,重点引进掌握光伏、机电等领域先进技术的高层次人才。同时,积极引导企业把管理、技术等要素引入分配,探索股权激励、企业年金等多种薪酬激励方式,为实现广纳群贤、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提供了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已有270多名高层次人才在高密安家落户,为全市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刘鲁民是高密引进的第一个列入国家“千人计划”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因研发“碱性果胶酶制剂”在酶的过氧化氢耐受性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该公司已获注资3.1亿元,正在建设全国最大的生物酶研发生产基地,预计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
“科技孵化”引导创新。“科技孵化器”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高密市主动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积极打造“科技孵化器”,着力引导产品创新,在创新中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华东师范大学国家科技园高密园区,由孵化园、产业园、生活配套园组成,现已有中国机械研究总院、清华大学新材料学院、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华师大信息学院等科研机构的5个国家级研发中心签约设立技术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截至目前,该市国家级技术中心达到1家、省级技术中心达到6家、市级技术中心达到12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1家。2012年累计申报46项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研发投资达3.08亿元,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以上。
“产业发展”助推创新。科技创新的关键是选对产业,而高新技术产业是科技创新元素最集中的领域。高密市大力发展光电、机电、数控机床、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模拟芯片、锂离子电池、哈飞新能源汽车、豪迈热交换器等一批高新项目相继落户投产。在此基础上,高密积极引导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突破一批产业发展的关键和核心技术。其中,孚日集团首条30MW铜铟硒(CIS)薄膜太阳电池项目通过欧盟认证,成为继德国、日本公司后全球第三家掌握这一技术并实现量产的企业。1至8月份,该市109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80.3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9.7%。(王有志 邵明正)
来源: 潍坊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