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日照东港区打造生态循环农业 助推经济快速发展


时间:2012-10-18  来源:日照日报 点击:

  昔日令人头疼的粪堆、草堆这些资源型“垃圾”如今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被纳入生态农业循环圈,释放出巨大能量。

  日照市东港区抓住实施山东省生态农业与农村新能源示范县项目的有利时机,加大农村秸秆、沼气、太阳能综合利用力度,建设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样板田4800亩,引导农业产业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实现农业生态高效、农产品品质提升,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生态环境改善。

  2008年开始,西湖镇竖旗岭村村民韩正利就使用上了沼气。他说,以前做饭烧草、用液化气,现在用上沼气,干干净净,还省钱。老韩家不仅用上了清洁能源,沼液和沼渣也派上了大用场——— 成为蔬菜基地、绿茶基地的有机肥料。

  以沼气利用为纽带,日照市东港区依托已建成的户用沼气和大型沼气工程,在三庄镇贾家沟村、邱前村,西湖镇竖旗岭村、陈疃镇等处建设“畜——— 沼——— 果”、“畜——— 沼——— 菜”、“畜——— 沼———茶”生态农业循环基地2800亩。

  东港区在生态农业循环基地项目区域内,建设20立方米田间沼液储存池120个、5—10立方米田间稀释池120个,配备沼液运输车5台,输送泵12台,铺设田间沼液输送管网17200米。年可综合利用沼渣、沼液2万余吨,实现沼渣、沼液利用率达到98%,提高8个百分点。通过推广“四位一体”等生态农业循环生产模式,促进了生态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

  “少烧一把火,多省一把钱”,以往,在农村被当做烧草的农作物秸秆成了生态循环基地建设的宝贝。东港区以秸秆利用为基础,建设茶果秸秆生物反应堆项目2000亩。

  “行间开沟、覆盖秸秆、加施菌种、覆土填埋,”东港区农业局专业技术人员告诉笔者,这样建起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通透性,提高保水、保肥能力;有效增加CO2浓度,提高叶面光合作用能力,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目前, 区在三庄镇贾家沟村果品基地、西湖镇竖旗岭村绿茶基地、南湖镇许家庵村绿茶基地等区域成片实施了该项目。项目基地共计覆盖秸秆1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由目前的90%提高到97%,提高7个百分点。配套开沟机50台、专用菌种20000公斤。

  为了进一步减少农药的使用,东港区在项目区配套安装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200盏,4800亩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样板田内,实现光伏物理生态杀虫全覆盖。

  示范项目的实施,实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和节本增效最优化。据统计,项目实施区年减少化肥用量约4000吨、农药用量约4000公斤,年生产优质绿茶约50吨,优质蓝莓、苹果约12000吨,优质蔬菜约4000吨。产量明显增加,同比增产约10%,产品质量大幅提升,效益同比增长约20%,实现节支增效2000余万元,综合成本下降约10%,效益增加约30%以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来源:日照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