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月15日,记者从高密市农业局获悉,为进一步把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推向深入,保障秋冬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全年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把高密市打造成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高密市农业局相关部门开展了2012年高密市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秋冬季行动。在10月15日的治理行动中 ,共检查农资经营单位6家、韭菜专业合作社1家,查处标识不合格肥料400斤。
一上午检查7家经营单位
10月15日上午一大早,农业局执法人员11人来到了高密市夏庄镇,在夏庄镇农技站工作人员的配合下,对夏庄镇辖区内农资经营单位进行了检查。
记者一路跟踪采访,只见执法人员马不停蹄地来到一家农资店后,便挨个品牌进行检查核对,并检查卖家的台账和发票,以及销售记录。不一会儿一位执法人员拽出一袋化肥后便开始记录,该执法人员告诉记者,“ 这个化肥的生产标识是错误的,你看正规化肥它这里后面应该有个"号"字。”执法人员边说边指给记者看。检查完一家后执法人员接着来到了另一家……农资经营单位里满是刺鼻的农药和化肥味,执法人员依旧认真细致地检查,从一家到另一家,重点检查了复混肥料、水溶性肥料 、有机肥料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蔬菜用农药尤其是韭菜用农药。在 10月15日的检查中,共检查农资经营单位6家、韭菜专业合作社1家,查处标识不合格肥料 0.2吨,未续展登记农药40公斤。
集中检查行动为期5天
跟踪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检查的7家单位的卖家都积极配合执法人员的行动,“现在我们都要求文明执法、耐心执法,现在的市民素质也高了,都积极配合我们的检查,认真听取我们的改进建议,通过正规渠道进货。”农药监督管理站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这次检查行动中,发现有些化肥没有登记备案,执法人员将进行抽检化验,如果发现不合格的将按国家规定进行处罚。还有些单位存在台账不全,发票、制度不健全的情况,执法人员也已经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
对于农业局执法行为农资单位卖家表示,通过农业局的执法他们进货时就会严把关,都会看出厂化验报告,平时的发票也会尽量保存好,一位卖家告诉记者,“我们家的发票和台账都很清楚,卖出的每一袋化肥和每一瓶农药都有记录,还有买家的联系方式呢 !”记者打开这家单位的台账看见,买家的姓名、买的时间、买的数量以及买家的联系方式都记录得很清楚。
据了解,10月15日是执法检查的第一天,农业局相关部门将从10月15日至12月15日,利用两个月的时间进行总体部署。集中检查的行动时间是从10月15日至10月19日,为期5天。重点检查区域是高密市秋冬季主要农资生产 、销售和使用区,即蔬菜种植集中区域,主要包括夏庄镇、柏城镇、胶河生态发展区等;还有农资问题突出、反复发生、秩序混乱区。
将进行“三严”执法
据执法人员介绍,为认真贯彻农业部开展农资打假秋冬季行动的通知,农业局相关部门将进行“三严”执法:严厉查处生产经营假劣种子、套牌侵权、无证生产经营、未审先推、包装标签不规范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生产经营违法添加高毒农药等未登记成分、有效成分不足等假劣农药和无证生产 、一证多用、套用或冒用证件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复混肥料、有机肥料、水溶肥料、秸秆腐熟剂等产品中有效成分不足、未经登记、一证多用、假冒伪造登记证、肥料产品标称具有农药功能等违法行为。此外,还将督促各农资单位加强农资购销台账、购销发票,农资经营管理制度的健全。
“我们检查实行的是先重点后全面的方式,首先由镇街农技站工作人员对辖区内农资经营单位进行摸底,清理出重点经营户,实行重点检查;然后对辖区内其他农资经营户实行全覆盖检查,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保证秋冬季蔬菜的生产。”
来源: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