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效益让大户和企业跃跃欲试
与一些耕地数量有限的散户不同,由于一些农业大户、农业企业所占有的耕地数量巨大,通过批量购买农资可以实现低成本,通过品牌打造和减少中间环节又可以获得高收益,通过规模化经营,这部分人成了农村中依靠种地先富起来的人,他们继续租赁土地,扩大规模的愿望也更加强烈。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新立成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成民是盘锦市大洼县有名的种粮大户,由于耕种土地较多,他和村民组建了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各类农机具超过80台套。据了解,李成民租种土地面积1800亩,扣除种植成本和土地租种费用,一亩地按纯收入200元计算,年收益可达36万元。
李成民说“种植规模大、种植成本低,所以虽然土地租种费用较高,总利润还是相当可观。”
事实上,李成民的收益远远不止这些。由于批量购进种子、化肥,一公斤种子就可以比普通农户节省2元,化肥也可以赊账,销售过程中可以和厂家直接联系又节省了流通环节的费用。此外,李成民的土地耕种是全程机械化,总体上计算,一亩地还要比农民自己耕种节省成本至少100元。
同样,黑龙江省桦川县梨丰乡繁荣村农民朱云2011年种了30多公顷土地,其中23公顷玉米,每公顷玉米打粮2.3万斤左右,一共卖了260多吨。“赶上去年玉米价格好,刚从地里收上来的潮粮每斤就卖了0.72元,一年下来的收入还是非常可观的。”
吉林省榆树市五棵树镇合发村三组农民李军今年67岁,自己在农村包地种地,年年的收入还要补贴给在城里上班、做买卖的两个儿子。
“去年我们家种了35公顷农田,都是按照一公顷7000元租来的,每公顷能产玉米2.8万斤左右,最起码纯收入能到30多万元。”李军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我们家这些地都是从150多户村民那里租来的,不用伸手就能干赚个几千元,加上国家直补就有上万元,这样的甩手掌柜谁都愿意当。”李军说。
与种粮大户一样,一些企业也看到了农业规模化生产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开始转战农业生产领域。
在吉林省前郭县王府站镇,甘肃农垦集团自2010年开始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展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工作,项目区涉及当地5个村,共1374户4122人。
甘肃农垦集团吉林前郭县王府站镇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区总经理万尊新告诉记者,王府站镇现代农业示范区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我们此前经多次测算,预计王府站镇现代农业示范区第一年亏损额应该在200万元左右。”万尊新说“但效果远远好于预期,从目前情况看,每亩收入至少达到100元,这也坚定了企业的信心。”
“我们全村的土地流转出去集中经营,流转费每公顷7500元,同时每公顷1700元的粮食直补和综合补贴留给农民。其实,我们村基本上十年九旱,正常年景玉米公顷产量也就在18000斤左右,最好的年头每公顷纯收入也没超过5000元。”王府站镇阿拉嘎村村党支部书记李广忱说。
仅今年春天,山东省寰球德胜集团就在盘锦地区流转土地11万亩,而且每亩地每年给出1000元的高额租种费用。
据这家公司董事长曹经庚介绍,之所以冒这么大的风险,给出如此高的价格租种土地,就是看好了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
辽宁省大洼县农村经济局局长王朝俊说“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是未来农业的一个发展方向,规模化种植不仅可以通过节省种植和销售费用来稳定粮食价格,还可以大力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加速提升食品安全保障和农业科技水平。”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