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实现中国梦,需要朴素的“工匠精神”


时间:2016-12-01  来源:新华网 点击:

  唐 华

  “工匠精神”是2016年最火的词汇之一。它既是一种“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职业态度,也内含“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极致追求,它将品质视为生命,看得无比重要。

  对于“工匠精神”的重视,古已有之。早在《庄子》中就有“庖丁解牛”的记载,鲁班更是中国古代手工艺人智慧和精湛技艺的象征。如今,在自动化、机械化高度发达的新时代,“工匠精神”不仅没有过时,更是我国制造业取得新突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价值遵循。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强大的制造业支持。

  经过一段时期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但受到一些因素影响,我国的制造业发展也面临难题。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上涨,低端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大不如前;另一方面,劳动密集型产业带来的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也成了“不可承受之重”。

  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中国制造业亟需转型升级,谋求高端发展势在必行。

  制造业升级,投射在产品上就是既要保证质量,也要产生高科技附加值。达成这样的目标,不仅需要企业员工在各自岗位上踏实肯干、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也需要企业的经营者有长远的目标,眼光不能只停留在眼前利益上。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也要能顶住GDP、税收、就业等指标带来的压力,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淘汰落后产能,将不合格产品踢出市场。所有这些,都是发扬“工匠精神”的应有之义,都是敢于直面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内在要求。

  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我国立足于国际产业变革大势,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力争让我国制造业变得更强。推进这一计划正需要朴素的“工匠精神”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我们更好弘扬“工匠精神”,让更多“大国工匠”用智慧和汗水擎起发展大旗,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奏响华丽的时代乐章。

     【责任编辑  赵学光(当代商报社北京运营中心特约记者)】


来源:新华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