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 可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携手抗艾,重在预防”。
截至2016年9月,我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65.4万例,经性传播已是最主要传播途径。经过多年努力,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基本阻断了经输血传播,有效控制了经注射吸毒和母婴传播,病死率明显降低,总体处于低流行状态,但新的发展形势对防艾、抗艾工作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
艾滋病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这要求我们必须携起手来,共同对抗。目前,社会上对于艾滋病的防治宣传及艾滋病人的帮扶医疗情况较之从前虽有好转,但现实情况依然不容乐观。社会上大多数人在面对艾滋病人及感染者这一群体时的直观反应是抗拒和恐惧,艾滋病人面临的生存现状无法得到根本性扭转。面对艾滋病,我们不仅要积极应对,更要消除歧视,共同为艾滋病人营造健康积极的生存环境和医疗条件。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全社会都要用爱心照亮他们的生活。
预防艾滋,社会全员都将是受益者。艾滋病病毒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拒绝毒品、倡导安全性行为、提高用血安全等手段可以防止艾滋病毒的滋生和蔓延。同时,注重艾滋病的早期治疗,促进艾滋病人免疫系统的重建,也是控制病毒传播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现有的医疗水平无法实现对艾滋病毒的彻底根治,因此,艾滋病预防就成为了抗艾工程的首要工作和重中之重。加强防艾宣传、注重病毒感染早期的检测和治疗,不仅是对艾滋病人的关爱和帮助,更是对可能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的关注和有利引导。艾滋病的预防工作无疑是有益于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一项伟大事业。
艾滋病是人类近代医学史上最令人恐惧的疾病之一,抗艾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世界艾滋病日”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全世界人民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共同对抗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携手抗艾”是全社会对艾滋病发起的庄严宣战;“重在预防”是抗击艾滋病的有效途径。随着医疗水平的飞速发展和社会认知的不断提升,我们将在防艾抗艾上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责任编辑 赵学光(当代商报社北京运营中心特约记者)】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