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动落实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财政厅结合今年国家修订的高企认定管理办法和高企认定工作指引,新修订并发布了《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实施细则》。其中提到,入库或出库的高新技术企业最低奖30万元、最高奖补300万元,在同一年内,企业最高可享600万元的政策补贴“红包”。(11月2日《南方日报》)
企业一年内最高可享600万政策“红包”,这只是近年来广东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出台《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重点工作方案》到印发《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实施方案》,从修订《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实施细则》到制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资金管理办法》,广东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政策举措层层加码,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力度明显加大,设立3年60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服务企业做好高新技术企业做好申报工作,这些措施都极大地调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事实上,企业主导创新驱动发展一直是广东的一大优势。得益于改革开放和市场化改革起步早,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创新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企业自主根据市场需求捕捉技术创新成果,然后迅速把技术转化为产品,从而达到培育一个企业就能形成一个产业的目的。目前,广东共有科技型企业超过5万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存量到今年上半年已达11105家,达到全国第二,高新技术企业创新龙头地位显著,是全省科技创新主力军,经济产出税收贡献大,在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以深圳为例,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通过开放的市场机制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让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唱好主角、发挥好主体作用,将研发、生产和市场进行了有效对接,成为全国鼓励创新的标杆、创新驱动发展的典范,培育出了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等在国内外均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企业,有力支撑了深圳的转型升级。
高新技术企业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牛鼻子”,抓好高新技术企业也就抓住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出台更多具备“干货”的税费减免、资金扶持等政策措施,为企业创新创业提供“硬支撑”。也需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促进成果转化等制度,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供更优质政府服务,优化企业主导创新的“软环境”,整合研发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把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力量释放到企业中去,加快建立财税、法律、知识产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协同参与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体系。(南方网刘龙进)
【责任编辑 赵学光(当代商报社北京运营中心特约记者)】
来源:中国产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