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庄园主”刘晓梅回乡建起生态农业园


时间:2012-10-15  来源:山西日报 点击:

  不眷恋城市的繁华,而是毅然选择回乡发展建起了生态农业园。她就是28岁的——“庄园主”刘晓梅

  编者的话

  许多从农村考入城市的学子,一旦脱离乡村,便认为留在城市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他们思念家乡的亲人,怀念乡音的味道,但又恐惧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的苦日子。因此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宁可蜗居在城市一隅,拿着微薄的收入等待机会。城市创业也许空间更大机会更多,而回归乡村寻找契机也许艰辛,但实实在在地踏行对未来却有更多主动的把握。这期《视觉》,我们关注这位回乡创业的学生,追寻她用5年时间创造出自己“庄园”的点点滴滴,希望能为千千万万毕业后的大学生就业提供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样本。

  “加紧摘,把黄瓜、西红柿、豆角分类包好,让城里人第一时间吃上咱的新鲜菜。”

  9月23日凌晨5时,大多数人还在熟睡中,而柳林县三交镇的“农绿源”生态农业园区内,一伙年轻人早已在挂满果实的蔬菜大棚里忙着采摘,28岁的“庄园主”刘晓梅一边摘着一边指挥大伙儿把蔬菜打包装好,她马上随车把菜送到城里。

  晨曦渐露,圈舍里的猪崽鸡鸭开始欢腾了,10来个年轻人忙着用沼液为蔬菜施肥。上午9时,送菜回来的刘晓梅可以抽空歇会儿,她每天的生活都是如此繁忙、如此紧张,而又如此快乐。

  2007年7月,刘晓梅从山西财经大学毕业后,没有像别的农村孩子想方设法地寻找各种机会留在大城市,生性泼辣、敢想敢做的她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创业。“家乡也能有作为,土地也能生金砖”,活泼爱笑的刘晓梅说到做到,在父亲的支持下,承包了村里286亩土地建起产业园,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

  “为节省开支,手掌都磨起了血泡,晚上睡觉痛得钻心。”刘晓梅说,为解决庄园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问题,她领着一帮年轻人自己动手干,节约了3万元劳工费,可每个人累得都脱了层皮。不出半年,38个蔬菜大棚、200个标准化温室建起来了,年出栏400头成猪的全封闭式猪场修成了,还建起了能供全村人生活所用的沼液池,并建起了员工宿舍、办公楼,一个总投资1000余万元的“猪-沼-菜”一体化生态农业园基本成型:每天将新鲜菜送市场,剩下的菜叶作饲料喂猪,可降低成本300元;沼液施肥不需花钱打农药就可减少蔬菜的病虫害,完全达到了绿色生态无公害种植。

  刘晓梅介绍说,庄园286亩土地,每年806万元的销售总额,收入不算低。乡里很多曾经想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现在都不出去了,非常愿意和她一起干农活。刘晓梅说:“父辈们正在老去,现代农业发展呼唤着我们年轻人的加入。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起更多有技术、有闯劲的新农村知识青年投身到农业生产中,改变当地农业产业模式,为农民增收出把力。”


来源:山西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