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一棵秸秆“两头甜”


时间:2016-10-30  来源:潍坊日报 点击:
 

 

  □本报通讯员 徐春光

  如何改变过去单一的玉米种植格局,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诸城市通过秸秆青贮、种养循环等模式,使玉米秸秆浑身都变成了“宝”,实现了一棵秸秆让种植户增收、养殖户增效的“两头甜”。

  以前没人要的玉米秸秆,如今变成了“香饽饽”。10月25日下午,笔者来到全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诸城市采访,在舜王街道东丁家庄子村汇鑫农牧专业合作社里看到,一个个青贮池内堆积如山的玉米秸秆饲料格外显眼。随着秋收的渐进尾声,合作社理事长丁强终于可以缓口气歇歇了。

  “自从开始推广饲草青贮技术,青贮的玉米秸秆饲料成了喂养牛羊的营养‘绿色面包’。今年秋收期间,俺的两台青贮机开足马力青贮了4800多吨玉米秸秆,4个青贮池都装得满满的,经过发酵后就可以成为牛羊的美餐啦。”丁强介绍,这样的美餐,平均一只羊每天能吃1.5公斤,每头牛每天能吃11.5公斤,合作社现有2000只羊和300头牛。如此一来,全年的饲料就有着落了,同时还可解决1800多亩玉米秸秆综合利用问题。

  无独有偶。今年,林家村镇南庄村种粮大户逄增海收获完土豆后,就试着把350多亩土地全部改种饲料青贮专用玉米,没想到这一改还真把钱挣到手了。

  “以前种籽粒玉米,价格好的时候效益可观。去年以来玉米价格下滑,今年的价格已到种植籽粒玉米的盈亏平衡点,现在的售价最高也就每斤八毛露头,再种籽粒玉米就‘白忙活’了。好多流转土地种籽粒玉米的都没挣着钱,我就直接对接养牛企业种植青贮玉米,全株玉米青贮可以把地里的玉米整体收购,这样不但省去了收获、晾晒和出售等环节,又可以使玉米种植户实现增收。”老逄边说边扳着指头给笔者算了一笔账:相同地块下,如果能亩产550公斤籽粒玉米,青贮玉米产量(干物质30%以上)就在3吨半左右,按今年300元/吨的收购价,毛收入1100元/亩,而籽粒玉米毛收入大约900多元。同时,种植青贮玉米省掉了晾晒等环节,还可节省人工一个以上,实际增效将近300元。

  据了解,诸城市仅草食类大牲畜存栏量就多达10.5万头,仅此一项青贮饲料需求就可达30万吨。目前,全市已利用秸秆94.61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达到92.1%,饲料化利用23.13万吨左右,占比24.45%。诸城市农业局局长李臣波介绍,近年来诸城把“粮改饲”、秸秆综合利用作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措施,大力发展青贮玉米种植,目前全市全株青贮玉米种植面积为5万亩左右。在当前玉米价格大幅下滑的背景下,有效保障了种粮农民的收入。

  “推进‘粮改饲’,保障农民收入,改种是基础,改模式是关键。”李臣波说。现阶段,种植青贮玉米的农户,虽然用途变了,但为了防范风险,还是按照籽粒玉米的种法种,限制了种植效益。下一步,应该在“以养定产”的大原则下,鼓励养殖企业通过自建基地或发展订单基地等方式,打消农民后顾之忧,发展青贮饲料种植新模式。比如,在青贮玉米种植上,应该引进专用青贮玉米品种,适当增加种植密度,从而提高产量,甚至可以推广青贮春玉米+青贮夏玉米的“一年两作”青贮玉米种植模式。


来源:潍坊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