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省财政厅人员”要给聋哑妇女发补贴 诈骗2万多


时间:2016-10-20  来源:新华网 点击:

2015年5月,河南省平舆县公安局接到该县西洋店镇村民史某的报案,史某称其被一个自称省财政厅工作人员的人以给其聋哑妻子郭某发放残疾补贴为名,诈骗了人民币26989元。

  不久前,公安机关成功侦破了包括此案在内的冒充国家工作人员、以发放残疾人补贴、新生儿补贴及购车补贴等为名实施诈骗、涉案总金额3000余万元的特大系列电信诈骗案件。截至目前,共打掉4个贩卖公民信息的团伙,抓获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41人。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是电信诈骗犯罪中的重要一环,究竟是谁动了公民的隐私?

  在该系列案件中,涉嫌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杨某系电脑黑客。“我利用‘黑客’技术直接窃取一些公民个人信息。另外还通过QQ聊天买信息,再贩卖给他人。”杨某向记者描述道。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犯罪嫌疑人冯某等人自2014年7月份以来非法获取并出售车辆信息多达3500万余条,成为很多地方的“车辆燃油补贴”“汽车退税”类型的电信诈骗案件信息来源。“我和上家谈好每条车辆信息3元,再以每条3.5元到4元的价格卖给下家。”冯某说。

  “李某、杜某等将非法获取的残疾人、新生儿信息及车辆信息和其它公民信息,倒卖给福建省的多个诈骗团伙。”办案民警向记者介绍。仅2015年3月至10月间,犯罪嫌疑人李某共获取了几十万条信息。“我能从中间赚个差价,我买卖的主要是新出生婴儿、残疾人方面的信息,从上家买一般5毛到7毛一条,然后卖给下家是每条1元左右。”李某说。

  冒充民政人员,以给残疾人或者生活困难人员发放补贴为名实施诈骗,手法并不新鲜,但是仍有很多人上当受骗。专家分析,一方面是仍有人相信“天上掉馅饼”;另一方面是犯罪分子知道受害人的精确信息,比如残疾证的编号等,容易致人受骗。在加大对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查处力度的同时,公安机关提醒,接到相关电话应第一时间核实,遇到问题的及时举报。同时,个人应妥善保管个人信息。(魏哲哲)


来源:新华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