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自家孩子在外地打工的收入,江苏连云港海州区浦南镇龙浦村农民侍风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儿子今年初到武汉一家企业打工,到今年9月已给家里寄回2万元,这相当于全家人过去两年的纯收入。他说:“这全靠镇里加强了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使孩子从靠力气吃饭的普通打工者变成了城市‘蓝领’。”为了让外出务工的农民有“一技之长”,浦南镇建立了专门针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基地,把正规的职业教育引入农民培训领域,整合各类办学资源,使5000名农民工变成“蓝领”。
该镇将社区成人教育、劳动所、文化中心等现有的校舍、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进行整合,办起了培训基地,解决农民培训难的问题;同时,实行校企联合、优势互补,形成了“理论教学—实习操作—上岗就业服务”一条龙的劳动就业模式。该镇农技部门和劳动部门还在培训班开学之前,派调查小组深入劳务输入地的企业和劳动力市场洽谈用工意向,签订用工合同,做到培训学校与用工企业紧密对接,使培训就业率达到95%以上。
该镇还根据劳动力输入地的需求和学员现有的基础,确定培训内容,突出了实用性、实效性和技能性,深受学员的欢迎;而拿到技术等级证书的“技工”也深受劳动力市场的欢迎。
万民(报道)
来源:新华社新闻信息发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