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涟水县民政局争创“五型”民政机关争做“五心”民政干部纪实
走进江苏省涟水县民政局,听到最多的话题是“争创五型(学习型、服务型、高效型、责任型、廉洁型)民政机关、争做“五心”(待群众真心、对群众关心、和群众贴心、让群众放心、使群众安心)民政干部活动,就像一支“剑”,已经不间断地磨砺六年了,磨出了清廉为民、担当有为、创新实干的民政干部队伍,磨出了民政工作的整体推进,磨出了民政人在党和政府、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2010年5月起,涟水县民政局在全系统党员干部职工中,扎实开展争创“五型”民政机关、争做“五心”民政干部活动,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大局,打造人民满意的民政干部队伍,推进现代民政示范县进程。六年来,这项活动持之以恒,从未间断,不仅增强了民政干部职工为民服务意识,提高了民政干部为民服务水平,而且助推了民政各项工作持续健康、生动活泼开展,受到省市民政部门和社会群众的广泛赞誉。2015年12月,省现代民政示范县考核验收专家组,对该县的“五型”、“五心”争创活动给予高度评价,称其为涟水民政工作的一大亮点,省市民政行业的亮丽名片和独树一帜的民政文化。
走进涟水县民政局,在办公区大门口的醒目区,一块印有争创“五型”民政机关,争做“五心”民政干部的牌子立刻印入眼帘;宣传橱窗内20多名干部职工一篇篇争创“五型”民政机关、争做“五心”民政干部学习体会文章、先进人物事迹立刻印入眼帘;来到业务科室,办公桌上一本本学习笔记扉页上统一印制的争创“五型”民政机关、争做“五心”民政干部的字样清晰可见。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笔者,2010年以来,尽管我们的学习笔记换了一本又一本,但扉页上的双争字样从没换过。可见这里的争创氛围浓厚,深入人心。
多年来,涟水县民政党员干部职工,坚持以“双争”活动为抓手,教育民政干部职工在争创“五型”民政机关的同时,争做待群众真心、对群众关心、和群众贴心、让群众放心、使群众安心的民政干部。这“五心”服务既是对民政干部职工提出的要求,又是民政干部职工向服务对象作出的承诺。民政干部职工将“五心”服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以行践诺,一诺千金,自觉用“五心”服务规范自己的行为,竭尽全力做好民政服务工作,树立民政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在推进现代民政示范县创建工作中,为广大民政服务对象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城乡低保是党和政府的民生实事工程、温暖工程、德政工程。近几年来,涟水民政局坚持入户复查、邻里走访、民主评议、严格审批的动态管理机制。民政干部职工心系困难群众,想困难群众所想、急困难群众所急、解困难群众所难,把有效的低保资金用于最困难、最需要关心帮助的困难群众身上。六年来,全县发放城乡低保金4.5亿元。惠及城乡低保对象16000多户、45000多人。该县小李集办事处村民胡某儿子刚高中毕业,就患上尿毒症。为给儿子治病,胡家倾其所有,债台高筑,生活无着。一天,民政干部在“下基层、听民声、解民难”活动中得知情况后,立即找乡村党员干部民政办商量解决办法,发动乡村党员干部为胡家捐款献爱心,没过两天,5000多元爱心款就送到胡家门上。接着,乡村党员干部又为胡家办理低保报批手续,县民政局同时为胡家一次解决近8000元的大病救助资金.这一切,让身处困境、生活无望的胡家重新有了生活的希望。68岁胡某告诉笔者:“得知我家儿子患上重病,民政干部就像亲人一样,登门嘘寒问暖、贴心服务,让我们一家人深受感动,全家人十分感谢他们的真心真情相助。”像这样受到民政干部关心帮助的困难群众何止一个。该县岔庙镇67岁的六级残疾军人曾庆喜,2014年,经苏州人民医院诊断为全血细胞减少,依赖性血红蛋白减少,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于市县多家医院住院治疗,家庭生活陷入困镜,县民政局得知后,迅速采取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登门慰问等多种方法,帮助曾庆喜解决生活、治病难题,曾家一家人感慨万分,逢人便夸:民政干部是贴心干部,爱心使者,一辈子不会忘记他们的深情厚意。据了解,开展争创“五型”民政机关、争做“五心”民政干部活动六年来,县民政局为全县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金近百万元,发放大病救助金7500多万元,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数以千件。2015年12月,涟水民政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民政工作是‘菩萨’事业的重要指示,专门组织民政党员干部职工,社会救助、优抚安置、老龄工作科等科室的主要负责人,深入乡镇、村组,对重点优抚对象,城乡低保户、重大疾病家庭、孤残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众开展入户调查,仔细了解他们的住房、医疗、生活等方面自身难以解决的重大难题,并对他们进行心贴心服务,面对面交流。通过入户调查,及时、精准救助困难群众231户368人,他们亲切地称民政人是心中的“活菩萨”。
做“五心”民政干部不是纸上谈兵,不是一蹴二蹴,也不是一朝一夕,一阵风,而是要求民政干部职工始终如一、不忘初心、铭记“五心”,真心诚意为民政服务对象服务。涟水是革命老区,素有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近几年来,民政干部职工以“五心”服务为引领,殚精竭虑为全县5000多名重点优抚对象做得民心、惠民生的好事。建立健全优抚对象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和困难优抚对象临时救助机制,各项抚恤优待政策落实到位,优抚对象人心思定、队伍稳定。先后投入48万元为56户困难优抚对象进行危旧房屋改造;扎实实施慰烈工程,先后投入669万元,对全县16个乡镇烈士陵园、28个烈士纪念设施、562个散葬烈士墓进行修缮;今年五月,占地867亩,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的涟水保卫战纪念馆又在滨河新城破土动工,该工程将于今年10月底竣工,11月初投入使用;为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弘扬革命先烈业绩,历经三年、精心编撰的36万字首印4000册的《永远的丰碑》今年年初一朝问世。该书收录了3800多名革命战争年代为国为民捐躯的烈士姓名、烈士生平简介,成为教育、激励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爱国拥军的一部鲜活教材。至于双拥一条路,双拥一条街、“双拥光荣牌”“军地融合、军民互办实事”的永久性宣传牌及重大节日走访慰问、社会化拥军等常态化工作,这些都是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的涟水民政人真心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真情爱国拥军、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而书写的双拥工作崭新篇章,都是涟水民政人做“五心”民政干部、履行“五心”服务承诺的最好见证。
这些年来,涟水县民政干部职工还把争做“五心”民政干部活动融入退役士兵安置、养老服务、社会组织管理等多项民政工作中。该县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率、安置率、就业率连续四年实现三个百分之百,大大增强了退役军人的满意度和荣誉感;为顺应社会老龄化发展的新要求,该局紧紧瞄准现代民政示范县创建工作目标,大力推进全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全县现有养老床位数6525张;31个乡镇敬老院继实施“农村五保户关爱工程”之后,2014年又按照省定“三有三能六达标”的要求,全面进行提档升级改造,改造后的乡镇敬老院硬件设施全市一流、全省领先,并顺利通过省定“星级”标准验收,五保老人幸福安度晚年。今年,该县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已分别提高到6403元∕年、5603元∕年;占地30亩,总投资3500万元,设有400张床位的涟水县社会福利中心,探索出医养融合、宾馆式服务、民营化运作的发展路子,服务功能不断完善,集老年托养区、健身娱乐区、孤儿养育区、医疗保障区、办公区为一体。自2014年投入运营以来,已入住社会留守老人95人;一批民办养老机构如雨后春笋,全县新建44个居家养老服务站、6个老年关爱之家,4个关爱驿站、10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2个助餐点,为403名困境家庭老人购买的养老服务已彰显多元化、社会化养老服务新常态,已形成以公办养老机构为支撑,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民办养老为补充,虚拟养老、关爱驿站助老的社会化新格局,老人们有口皆碑,还是民政干部服务好,我们做梦都没想到晚年生活还这样幸福美满,还这样安心舒畅。
做“五心”民政干部,不是口号、更不是形式,涟水民政人时刻将它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落实在工作岗位中。走进涟水民政,随时随地都能看到“五心”民政干部的良好形象,听到五心民政干部真诚服务、贴心服务的感人故事。据了解,该局为更好地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在“两学一做”学教中,又创新服务举措,先后将婚姻登记、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社会组织管理等多个业务科室,直接搬进涟水县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办公,局机关半数以上工作人员在基层一线为民政服务对象提供高效、便捷、一站式、零距离服务,这些在一线工作的民政工作人员辛苦不言苦,忙时忙办本职业务,接待群众咨询,闲时忙学政治理论、民政业务知识,他们面对服务对象总是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张凳子、一腔热忱,属于政策范围内能办的即办,属于当即能解决的问题,马上帮助解决,慵懒散、门好进事难办、推诿搪塞、敷衍塞责现象在这里打着灯笼也找不到,服务对象有当面夸奖他们的,也有向局、给媒体写感谢信的,然而这只是涟水民政干部“五心”服务的点滴,只是涟水民政干部 “五心”服务的缩影。
“五心”服务增强了涟水民政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全县民政工作取得了骄人业绩。2010年以来,先后荣获民政部授予的“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江苏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的“全省双拥模范单位”,江苏省省文明委授予的2010-2012年度江苏省文明单位”、“全省双拥模范单位”和市民政局、县委县政府授予的“淮安市民政工作先进集体”、“涟水县综合考评先进单位”“软环境十佳单位”、“人民满意单位”等100余项殊荣,涌现了吴晓春、翟长青、吉中虎等20多位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民政干部和南集、高沟民政办等十多个先进集体。至于民政干部职工在社区建设、社会事务管理等民政服务工作中,以“五心”为镜、用“五心”服务的一则则故事更是感人、动人、激励人。
2016年是实现十三五民政工作规划的关键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涟水民政人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决心赞扬声中找差距、成绩面前不停步,在“两学一做”学教中,进一步深化争创“五型”民政机关、争做“五心”民政干部活动。立足新起点、迈出新步伐、再创新佳绩,让“五型”、“五心”服务撑起现代民政示范县的一片蓝天。(严忠诚)
【编辑 杨信】
来源:新华社新闻信息发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