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河北魏县:农田水利工程花了钱难见水


时间:2016-06-27  来源:未知 点击:
  《祖国》杂志河北邯郸报道(记者 马正乡)做为富民兴农的民心工程,近几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巨额资金,兴修农田水利工程,以切实提高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农民收入,维护国家粮食稳定。然而,在河北省邯郸市魏县,国家投入的巨额专项财政资金兴建的水利工程项目却成了摆设,国家花了钱,农民难见水。
 

魏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农业大县,种植业在该县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由于魏县处于严重缺水的黑龙港流域,农田灌溉非常重要。近几年,国家在该地区投入大量资金兴修水利,有效地缓解了农业生产的紧张趋势。然而,记者近日在魏县走访时发现,当地的许多水利工程却不能让农民见到水,或者方便地用到水。
在该县魏城镇西部,有一条灌溉用的民有渠,长约五六公里。最早的时候,岳成水库的水通过这里,绕经该镇庞庄、刘庄、白仕望、王辛寨、范辛寨、南辛寨、刘河下等多个村庄,灌溉面积数万亩。后来年久失修,逐渐失去了灌溉的功能。2014秋天,利用国家专项财政资金,魏县水利局对此进行整治,疏通渠道,修建泵房,安装电泵,架设电线,埋地下管道,工程很快就完工。但是,本来认为从此不再发愁浇地的农民们却没有高兴起来,两年过去了,修好的水渠里直到现在没有见过一滴水。
 

村民说,河里的水水质好,营养多,耕地不板结。既有利于庄稼生长,又方便省钱。眼看着水渠重新修缮了,地下管道埋好了,水泵也装上了,电线也通了,我们高兴啊。据说整个项目投资上亿元,很感谢国家对农民的关怀。可是,从秋天等到夏天,又从春天等到冬天,整整两年过去了,渠里从来没有来过水,一滴水也没见着。难道国家投入这么多的钱,就是为了摆个样子吗?
不仅是这条民有渠,在魏县南部的大辛庄乡和大马村乡,国家建设的水利工程同样让村民们闹心。流经大辛庄乡、和大马村乡大康庄村的是东风渠大名支渠,也是一条专门用来灌溉的渠道,灌溉面积几万亩。大辛庄村民和大康庄村民介绍说,三四年前,这条渠里开始放水,村民们很是高兴。按照规划,应该在水渠旁架设电线,建泵房,埋地下管道。然而,几年过去了,这些早就应该有的配套设施始终不见影子。大辛庄村民介绍说,我们村在2016年春季才给安上配套设施,大康庄村民们仍然需要用拖拉机做动力,摆上长长的尼龙带子,用原始的方法进行灌溉,费力费时。
更让人气愤的是,前两年国家曾下发过一批地下塑料管道,准备与现有的机井连接,以方便灌溉,同时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然而,管子是发下来了,可没有人组织铺设管道,结果大批的管子三根两根的被分到各家各户。因没有人组织,这些管子不是被人当成了庭院排水管,就是被当成废品进行变卖。村民们质疑,国家专项资金购买的材料,水利部门必须组织实施并进行监督,然后竣工验收。可事实是,把管子发下来之后,就根本没有人来管这个事。村民们说,先不说我们浇地是不是方便,仅是国家花钱买这么多的东西就这样白白地浪费了,我们看着就心疼。难道国家用来造福群众的钱,就该这样被浪费掉吗?对此,记者将继续跟踪报道!


来源:未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