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河南洛阳、湖北荆州考察防汛抗灾工作时指出,要加强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提高排水标准。要根据不同城市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强制性排水标准。新建城区要按照城市排水的国家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
近年来许多内陆城市因暴雨接连出现内涝,总理提出的“强制性排水标准”一度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那么,强制性排水标准如何制定?又将如何落实?我国防治城市内涝的法律法规建设得又如何?
我国尚缺强制性排水标准 专家称正在研究落实中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5月28日发布公告,“现批准《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自2012年10月1日起实施。本规范全部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诸多城市出现内涝,出台这样一部强制性规范,有何意义?是否涉及到强制性排水标准落实?记者采访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参与此规范编写的专家。专家表示,《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是一部全文强制的技术规范,在给排水标准体系里,是一个总的标准。该规范从原则上规定了从水源到龙头全部过程的安全、环保、节约、利益等问题,具体到排水管道的设计等,会有专门的排水规范。
专家指出,专门的关于排水规范,建国初期全国就有,几十年来根据不同情况,也做了相应的修订。标准的修改是一个过程,针对暴雨以及强制性排水标准的修改,正在按照程序加快进行。建设部已经就此动员了各方专家召开了会议,从开始下雨到雨后的情况,都在研究落实中。
“不可能把地下已建成的下水道全部挖出来,要有针对性性。另外,如果下水管道的管径增大了,而收水环节有问题,积水还是排不出去。”专家如上表示。
对于过大投入改造下水管道,专家也存忧虑。“这是一个经济性问题,把几万亿、几百万亿,投入到应付多少年一遇的暴雨中,不顾经济发展,这还需要科学论证。城市内涝是全世界普遍现象,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也会内涝,这是一个正常情况。城市发生内涝,排水管道只是一方面,还和城市硬化、河道堵塞被填、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变化、应急等因素有关,所以修改标准,还有很多问题要考虑。”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