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摊碑摛书 弄翰飞素——草书名家朱廷九作品赏析


时间:2015-11-18  来源:N新视点 点击:
作者:赵京林
发布时间:2015-11-18 15:21:21
来源: 中国当代书画家网
 t01f8a6dc6a9b104207.jpg
朱廷九先生近照
书法独立为艺术,继之屹立国学之粹,世人敬仰尊崇,不仅因其承载传统文化的渊源,更兼具能达性情凸显自我情怀。二王、张旭、怀素、王铎等历代大师都在草书上演绎出惊天骇地的不朽名作,在形神相依,意趣为要的心境中,草书最能抒情达意。举目当下,草书名家朱廷九以其独特笔法深厚功力恣性线条构筑了草书的一个新视角新高度新赏域,其作品的震撼力感染性成为书学鉴赏者不可不品的牙慧。
篆书“本固邦宁”的邳州人民公园硕大水杉林下,每一个清晨都会如约迎来一位健步老者,此时,他已不是晨练,而是到位于老市府四楼的书法院开启他的书法之旅。

66.jpg
日月如梭,岁月荏苒,朱廷九先生在书法的道路上就这样彳亍前行到了时近古稀。染墨聚池,退笔成冢,废纸如山,艰辛的历练研学成就了挥洒自如的洋洋大草。
正如扬子云:“能观千剑而后能剑,能读千赋而后能赋。”,学者若能见千碑而好临之,而不能书者,未之有也,遍临百碑,自能酿成一体,不期其然而自然者。朱廷九先生作品古意未变,质实厚重,宕逸神隽,草情隶韵皆有晋风,尽显书坛名家风姿,为当地青年才俊敬仰慕习。
朱廷九先生的大名,响彻邳州不同界别。以文学,他著作等身,开创并主编了本地著名文学刊物《邳州文艺》,著有中篇小说《熊四》、长篇小说《古城风流和散文集》、《俺家就在河边住》,传略收入《中国文化名人大词典》和《江苏文学志》。主编的《三套集成一故事卷》,被收入徐州和江苏省以及中国《三套集成》,并获江苏省社会科学奖。现为中国民间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

101.jpg
102.jpg
作为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他又笔耕不辍,筚路蓝缕撑起邳州传统文化大旗。二十世纪80年代初编著大戏《锁》和讽刺喜剧《如此佳婿》、《战地黄花》等。其中《如此佳婿》至今在一些省市久演不衰。另创作和导演电视专题片《邳州风采》、《闪光的脚印--拥军模范庄芳》、《沉重的使命》、《一枝红杏出墙来》等喜剧佳品,充实了邳州地方文化盛宴。其中《闪光的脚印》一片获江苏省党教片银奖,并把庄印花同志拥军事迹推向全国。
有着军旅生涯的朱廷九先生最为人熟知的名头还是其书协主席的身份,他的名字几乎伴随邳州从书法贫瘠县到享誉全国“书法之乡”的嬗变。而这一文化的渐变,得益于他对笔墨的至爱书法的痴迷,以及几十年孜孜以求的示范带动和推广,可谓桃李遍天下而贤者如云!
据悉,20世纪90年代伊始,朱廷九先生就已在中国书法家协会高级班深读三年,是中国书法学院首届学员,师承爱新觉罗·沙曼翁先生。工大草、行草、汉隶、其他书体皆能。作品入围全国第二届盈联展和全国百家书画名人展,书作被美、英、法、日、新马泰诸国及港澳台海内外地区收藏。著有《老九书法作品集》、《老九草书集》,传略收入《中国青年书法家大辞典》、《中国百家书画家名人大词典》。
朱廷九,男,别署老九,号大榆树醉翁。1946年生,江苏省邳州市运河镇人。邳州市文联二、三届秘书长,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中国书画院高级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苏分会会员,徐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邳州书法报》总编,邳州市书法家协会原主席。
44.jpg

 
      朱老先生快人快语,豪放坦荡,对生活展现的蓬勃生机盎然意境令人艳羡,一点古稀老人的痕迹都没有。如果说“古”,那就是草书的古法,隶书的古韵;汲取古人的底蕴。若要言“稀”,那是作品在当下的稀缺,大气磅礴,奔雷坠石,绝岸颓峰,以及“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的书法特质。(记者赵京林)


来源:N新视点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