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河北昌黎县:国有土地被荒芜与流失的背后
编者按: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房地产开发总公司是昌黎县人民政府组建成立的公司,属地方政府的国有公司。这个公司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承担了当地政府许多的建设项目,特别是在“代征代建”的项目实施中,代替政府承担了一些责任,也就掌握政府赋予的一定的特殊的职能权力。政府的行政征地建设等职能权一部分由被政府委托的公司来实施。就因为特殊的权力,也产生了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代征就是代替政府而出让给项目方征用土地;代建就是代替项目方、投资方实施建设任务的完成。殊不知,这个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在整个运作中使得黄金海岸、黄金地段、寸土寸金的建设用地荒芜23年;公司的个别领导也私下占用国有土地资源,在没有办理任何建设许可下为自己营造高档旅游地产项目而经营,国有土地资源上建设了个人私有物产;在县城的城区中心地段,暗箱操作把公司的国有土地资产,任人唯亲地变成私有财产与为个别人牟利的工具。
近日,我社接到昌黎县群众举报,反映昌黎县黄金海岸的黄金地段的旅游项目,其开发的地产项目建设用地被荒芜多年;昌黎县政府委托县房地产开发总公司代征代建的项目用地上,有一部分用地建设了没有任何批准许可手续的旅游地产,并且变成了原房地产开发总公司总经理、原县人大副主席苏立春等人变相经营的私有物产;位于昌黎县城内黄金地段的县房地产开发总公司的职工原集资住宅楼建设用地国有资产,存在非法低价转让进行开发,使国有资产流失,并变成私有获利的商业地产,物权产权全部私有。
黄金地段国有土地,闲置荒芜廿三载
记者于2015年9月6日到达昌黎县的黄金海岸旅游区。发现有两块荒芜的黄金地段、寸土寸金的旅游地产项目地块。一块是位于黄金海岸四纬路的20亩建设用地。资料显示,该地块是199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直属工作部(以下简称总政项目用地)通过昌黎县政府、国土资源局,并由昌黎县房地产开发总公司代征代建,交付120万元获取《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而进行项目开发。不知何原因该地块一直撂荒于本世纪初,其中大部分土地闲置荒芜长达23年。现在该地的西侧有4—5亩已经被建设为4栋高档的别墅式宾馆楼和旅游休憩的多个小木屋。建筑物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都不明确。另一块在黄金海岸南环路澳景蓝湾北侧,有20余亩土地被全部荒芜达23年!该地块是1992年抚顺矿务局一公司(以下简称抚顺矿项目用地)通过昌黎县政府、县国土局,并由昌黎县房地产开发总公司代征代建,交付130万元获取《国有土地使用证》而获得建设用地进行开发建设。不知何原因该地块一直撂荒至今。
记者调查了解得知:昌黎县政府上世纪九十年代为了黄金海岸的开发、招商引资及旅游产业的发展,通过对黄金海岸周边土地的科学规划、有序推进旅游与度假地产开发建设,结合了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土地的利用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组织实施,打造黄金海岸的开发建设。原则上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这些实施的步骤也充分调动了黄金海岸旅游产业建设的力度,同时也引进了全国很多的建设开发项目与资金的参与。市场运作中,有部分项目是县政府委托给昌黎县房地产开发总公司进行代征代建。政府代征建设用地是一个特殊产物,也给了房地产总公司一个特殊的权力。就因为“市场主导”、“代征代建”,也给昌黎县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带来了特殊的权益契机。
总政项目用地和抚顺矿项目用地,这是属于异地项目方进行旅游、度假项目的开发。政府用低廉的土地价格出让于项目方。这两个项目占地都是大约20亩左右,客观都存在严重闲置撂荒23年!
《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城市建设用地报批管理、《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法律法规有要求,批准建设用地一年以上未动工建设,应该缴纳闲置费;连续两年未使用的,应该无偿收回该宗土地使用权;因单位撤销等原因,停止使用原划拔的国有用地应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2012年6月1日,《现在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就已经出台,难道昌黎县就不对照执行?
今年,国务院重拳整治资金“沉睡”和土地闲置;2015年 5月下旬到6月中旬,国务院部署开展了对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第二次大督查。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又发出《关于对全国第二次大督查发现问题进行整改的通知》,要求有关地区和部门认真纠正,严肃整改,限期处理解决好存在的问题。河北省政府立下“军令状”:年底前闲置土地整改完成,情况上报国务院。
据县房地产开发总公司的知情职工表述:当时县政府规划黄金海岸的开发建设,委托了县房地产开发总公司代征代建,并招商引资。1992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直属工作部打款120万元于县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就完成了拿地的工作;1992年11月,抚顺矿务局一公司打款130万元也同样完成了拿地。县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在1993年对两块地进行了三通一平,也就完成了代征地的任务。实际这些项目拿地的权力就在县房地产开发总公司领导手中。这些项目征地供地实际是低廉价格的使用建设用地。总政项目用地打入的120万元,只是花费20多万元支付了地面附着物与平整土地的支出,在原任总经理苏立春2003年6月离任时还有90多万元在账面;抚顺矿项目用地打入的130万元,只是花了林木补偿费、平整土地费,在原任总经理苏立春2003年6月离任时,还有66万多元在账上。总政项目用地西侧建设的4栋高档宾馆楼和旅游休憩的多个小木屋用地,是2007年7月9日昌黎县黄金海岸游艇钓鱼协会缴纳的10万元总政项目用地服务费而拿地进行建设的。
一位退休的干部讲到:当时为了黄金海岸的发展,政府在供地上确实是太宽松了,房地产开发总公司的权力太大了。形成了昌黎县房地产开发总公司与这两个项目方联手合作,利用代征代建套取廉价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而进行建设或作弊圈地倒卖土地获利。存在昌黎县房地产开发总公司某些职权人物有预谋故意制造虚假招商而确定项目方的行为。总政治部直属工作部、抚顺矿一公司这些单位是否存在?从现在的现象看,总政治部直属工作部、抚顺矿一公司、昌黎县黄金海岸游艇钓鱼协会都是挂名的,掌控的都是当时的总经理苏立春(2003年6月前原县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2004年—2010年原昌黎县人大副主任)。2007年到2008年,挂靠了昌黎县黄金海岸游艇钓鱼协会,通过县房地产开发总公司缴10万元管理费,就进行占地,进行了4栋高档宾馆楼和旅游休憩的小木屋用地建设。现如今也没有办理职能部门的任何许可与批准手续,属违法违规建筑,就因为是自己执法而放纵任性地实施违法开建。

钓鱼协会交服务费款用于总政项目用地上的违建用地

钓鱼协会交服务费款用于总政项目用地上的违建用地

总政直属工作部用地上的4栋违建高档宾馆与旅游小木屋
记者质疑:这个地段的4-5亩的建设用地,按照当时土地的竞招拍价格应不低于1000万!10万元就获得建设土地的使用权?这个使用权是如何获取的?
退休老干部接着讲到:抚顺矿一公司的项目用地还发生一场诉讼官司。因为撂荒多年,在县政府的同意下,为了使这块黄金地段的土地不被闲置荒芜,我们本地有开发商投入资金准备开发建设。结果是原人大副主任苏立春拿出了抚顺矿一公司的授权委托书。该授权委托书本来就不成立,首先是该地块应该收回使用权;其次是授权方现在就不存在;其三就是授权也不应该授权于供地方代征代建的负责人,授权也有时间限制与权力责任的时效性。法院先判决该土地使用权归新的开发商,后又改判归抚顺矿项目方。这块地本就是县政府的国有资产,应该是重新进行招拍挂出让的土地。结果又是抚顺矿一公司的权属?抚顺矿一公司还存在吗?现在还在撂荒中,政府的国有资产土地资源被无序地搁置撂荒,这些就是因为项目方、征地与供地方实质是一个人的自编自导、监守自盗使国有资产流失而造成的。
记者在此提出质疑:为什么这两宗土地的国有土地使用权都撂荒多年没有收回?为什么总政治部直属工作部的项目用地却挂靠游艇钓鱼协会进行建设的高档宾馆与旅游木屋项目没有批准许可手续?产权、物权、经营权归属不明确?2004到2012年是黄金海岸建设的高峰期,地价每亩近200万元,为什么这两宗土地,政府不进行收回而重新招拍挂出让?现在,杂草丛生、闲置荒芜也是对黄金海岸建设呈现出的一个污点,也是对政府职能执法的鞭策之处。也给昌黎县的黄金海岸开发而获得土地财政收益受损达近8000万元。通过这两宗土地的开发流程与建设结果看,显现出县政府实施委托代征地的弊端,也呈现出县房地开发总公司实施代建存在问题。按照群众反映这两宗地的国有土地使用证在苏立春手中持着,为什么他持有?为什么不是县房地产开发总公司代表政府持有?代征代建的项目,即使持证也应该是房地产开发总公司。难道县政府与规划、国土、建设等职能部门不进行监管执法?是官官相护,还是有意失职渎职?
记者通过中共昌黎县委宣传部向县政府、国土资源局、城乡建设局、房地产总公司,对这两宗地的有关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使用权收回、违建等事宜提出采访。结果是这些单位都是找理由推诿。黄金海岸、黄金地段的建设用地被闲置荒芜23年,这是不争的事实!侵占国有资产违法违规建设为私有高档旅游地产的存在,是可见的客观事实!不敢、不愿回答是对自身职能职责的否定,也是在包庇继续违法犯罪的延续。
这两宗土地的出让也好、征用也罢,结果是政府的国有土地没有获取一分土地出让金。就是低廉的有限的整理土地费用也是由县房地产公总公司收取。到现在荒芜23年,有部分被房地产总公司非法出让,并违法建设为私人旅游建筑而获取暴利。(记者 周国君)

总政项目用地被闲置荒芜23年
来源:消费日报网
http://mins.xfrb.com.cn/newsf/2015/10/12/144462675558.htm
http://www.fzyshcn.com/html/gz/33959.html
http://quanyiwang.net/bencandy.php?fid=3&aid=1980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