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33年如一日 七旬儿媳孝寿星


时间:2015-09-20  来源:未知 点击:
   ——江苏省涟水县唐集镇72岁朱珍兰孝敬101岁婆婆的故事
                        严忠诚

    她已是年过七旬的老人了,虽然儿孙满堂,但仍孝心不减,一直默默承担着服侍101岁寿星婆婆的重担,当地群众一提起她,就会啧啧称赞:十里八村难选难得的尊老孝亲典范。
她是谁?她就是江苏省涟水县唐集镇徐刘村四组今年72岁的朱珍兰。
    33年前,这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朱珍兰,只有39岁,正当一家七口人,过着和美日子的时刻,厄运从天而降,病魔无情地先后夺走了朱珍兰的公公和丈夫。此时,像似天塌下来一样的朱珍兰成为一家五口人的顶梁柱。两个儿子、三个女儿 最大的十六岁、最小的不满7岁,婆婆年已古稀,身体多病,还有十余亩土地的农活要她一人扛着。当时,朱珍兰在绝望中挣扎,他一次次谢绝了兄妹和邻居们劝他改嫁的好意,心高气硬地记住丈夫弥留之际对她的遗嘱:“珍兰,我没有给你留下任何钱财,留给你的是老母亲和五个不懂事的孩子,你一定要照顾好老母,抚养好孩子”。33年来,朱珍兰一直含辛茹苦,饱经日月沧桑,无怨无悔,尽了一位伟大母亲、孝顺儿媳、善良妻子的责任,不仅让她离世的丈夫  瞑目九泉,而且用一个个催人泪下、感人肺腑的故事谱写了一曲农家妇女纯朴善良、自强不息、尊老孝亲的赞歌。
    丈夫离世后,巨大的压力、沉重的负担不得不让朱珍兰省吃俭用,她宁亏自己一天,不亏老人、孩子一时,她每天都在艰苦的岁月里煎熬,每天又在艰苦的岁月里坚持前行。
    为了孩子和老人的生活,她想方设法将饭菜做得好一些,让婆婆和孩子们吃饱,没钱到街上买菜,就用自己种植的韭菜、梅豆角包饺子、包饼,给孩子和老人换换口味;逢年过节,好吃的饭菜总是让婆婆和孩子们先吃、自己吃剩菜剩饭,没有剩的干脆饿着肚子。那年婆婆眼睛患上白内障,住院手术治疗半个月,她没亏婆婆一天,每天都用从姐妹家借来的钱给婆婆买这样那样的营养品,盼望婆婆早日康复,婆婆逢人就说:“珍兰就是比我亲闺女还亲要不是她,我哪能过这么长寿”。33年,朱珍兰总是以婆婆为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看待,她说:婆婆早年丧失父母,我来到婆家,我就是婆婆的亲生女儿,婆婆就是我的亲生母亲。婆婆90岁时,身体状况与日骤下,并患有老年痴呆症,卧床不起,一日三餐都要人把饭菜端到床前,看着她吃,还经常大小便失禁,满床、满褥都是,朱珍兰没嫌一次,被褥换了再换、洗了再洗,冬天怕老人脚受冻,他买了热水捂给老人捂脚,夏天怕老人蚊虫苍蝇叮身,朱珍兰再忙、再累也要把蚊香、蝇香点好。近十年来,朱珍兰每天夜里,都要起床2-3次给老人盖被子,扶老人上便桶,有时来不及  干脆用手为老人捧大便不知多少次。
    2014年冬天,婆婆要过百岁生日,朱珍兰几天前就将已都成家立业的儿女、儿媳、孙子、孙女聚到一起,共同商量为老人过寿的计划,老人百岁生日那天,大人小孩亲亲友友欢聚一堂,欢天喜地共为寿星祝寿,让婆婆享受天伦之乐。现在朱珍兰的婆婆又患上精神病,整天疯疯癫癫,说声、骂声、笑声不断,弄得朱珍兰忐忑不安,每天的心都像十五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但习惯了的朱珍兰毫无怨言,还是一如既往、尽心尽孝,精心服侍照顾好老人的每一天,每一时……
    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是身为儿媳、已是儿孙满堂的朱珍兰,却坚持33年如一日,做孝子,每天都在儿孙们面前为百岁婆婆传递爱心、孝心,为儿孙们乃至社会树立尊老孝老的榜样。 
                        【编辑 杨信】


来源:未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