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广西大化:主打生态经济牌


时间:2015-07-14  来源:未知 点击:
\县委韦朝永书记、蓝瑞轩县长进企业进行调研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北的红水河中游,幅员面积27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69万亩,其中水田5.3万亩,旱地15.39万亩。现管辖12个乡4个镇155个行政村3个居民社区,人口46.15万人。境内有瑶、壮、汉、毛南、满、仫佬、水、苗、回、侗、彝等11个民族,其中瑶族9.6万人,壮族33.64万人,汉族2.8万人。
\大化县城俯览图

大化县城古为百越之地,秦属桂林郡地,汉元鼎6年划入定周县,五代十国时统属宜州地,宋归右江道,元属田州路,明清时隶属思恩府,民国时和解放后分属都安、巴马瑶族自治县和马山县。1988年10月始成立大化瑶族自治县,由当时河池地区都安瑶族自治县、巴马瑶族自治县以及南宁地区马山县的边缘接合部组成。

“五区五乡”凸显魅力

大化县底蕴深厚,根据区位、资源、历史、文化、民族等因素可归纳为“五区五乡”。“五区”:一是革命老区,是邓小平、张运逸等老一辈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二是少数民族地区,瑶、壮等少数民族占该县总人口的92.33%;三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山区,石山占该县总面积的90.1%,是全国592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该县共有119个村被确定为扶贫开发重点村;四是水电站库区,岩滩、大化、百龙滩三大电站库区涉及人口10.98万人,其中需要安置移民6.5万人;五是红水河——七百弄喀斯特(岩溶)风景名胜区。“五乡”:一是水电之乡,在该县境内梯级建设两座国家大型水力发电站,在全国少有;二是硅石矿之乡,岩滩库区二乡一镇(羌圩乡、乙圩乡、岩滩镇)有丰富的硅矿资源,是我国三大硅石矿基地之一;三是淡水养殖之乡,县内两大电站库区有水面和库汊10余万亩,渔业放养总面积6.64万亩;四是世界瑶族文化之乡,大化县是全国10个瑶族自治县中瑶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较高的县份,瑶族的创世史诗《密罗陀》就是诞生于此,全世界仅存的铜鼓2400多面,其中有400余面就在大化;五是中国观赏石之乡,发现于上世纪90年代的大化彩玉石以皮细、色艳、质硬、形异而著称,这个新石种一经发现即名震中外,成为当今中国最热门、最名贵的观赏石之一,大化县也因此于2007年荣膺“中国观赏石之乡”称号。

地理位置优越物产资源丰富

大化位于中国西南出海大通道的中轴线上,是南宁、百色、河池三市的结合部,承东启西作用凸显。公路距广西首府南宁市仅1个小时的车程;距出海港口——防城港3个小时车程。水路运输通江达海,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水河贯穿全县,上溯可达云、贵两省,顺流可抵粤、港、澳地区。大化境内全线通航能力:500吨位货轮可直通西江黄金水道。

位于广西中部地区的大化,在自然资源上拥有较强的优势。水利资源方面,拥有大化、岩滩两座国家级大型水力发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37.6万千瓦,大化水电资源具备为大型企业实施电力直购的基本条件,享有“中国南方水电之乡”美誉。

\大化水电站

矿产资源方面,境内有硅矿、方解石、滑石矿、辉绿岩等26种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硅矿SiO2含量达99.6%~99.8%,远景储量达2亿吨以上,是我国精品硅矿资源之一。

水产资源方面,该县内两大电站库区有水面和库汊10余万亩,渔业放养总面积达6.5万亩,其中发展特色水产品养殖达1000亩,水产品年产量达1.6万吨。“北景鱼”名声在外,叫响南宁、柳州、贵州等区内外市场。以“北景鱼”品牌为标志的库区渔业开发项目,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确定为第五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岩滩库区渔业产品无公害生产基地”通过国家农业部认定。

自然景观秀丽民族文化独特

广西大化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从奇峰俊秀的喀斯特地貌的自然景观到壮、瑶民族的历史人文,都有着别具风格的魅力。

自然景观上,大化拥有国家地质公园——七百弄喀斯特地貌景观、广西旅游精品线红水河——七百弄风景名胜区、岩滩库区风光、都阳莲花山等著名自然观光旅游景区。大化积极整合旅游资源,面向自治区首府、面向北部湾,主动融入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

红水河百里画廊,是大化水电站建成后形成的长50公里、水面宽300~500米的峡谷水库及沿岸风光。水库河水清幽,两岸群峰屏立、竹木葱葱,乘船其中,粼波倒映,船移景换。乘船可游览“公鸡报晓”、“犀牛饮水”、“月牙山”、“马鞍山”、“玉兔山、”“孔雀开屏”、“古猿望月”、“百马翠竹”、“仙姑照镜”等景点,舍舟登岸,可领略仙翁洞、仙女洞和仙姑洞的溶洞奇观,犹如一幅明丽清新的水墨画。

\红水河百里画廊

险峻、宏伟的七百弄喀斯特峰丛洼地,被中国科学院专家们把她与云南的石林和美国的肯塔基州猛犸洞洞系流域国家森林公园相提并论,是“有魔力”的喀斯特景观。

而大化境内的岩滩水电站附近河段盛产世界闻名的彩玉石—岩滩彩玉石,是目前奇石界中的最佳的观赏石种之一,玉石石肤温润如脂,富有光泽,层理变化有序,色韵自然,纹理清晰独具魅力,令人有温馨向往之感。

大化县的少数民族都有各自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艺术传统,壮瑶儿女多喜爱唱山歌、跳舞。瑶族民间的《铜鼓舞》、《猴鼓舞》、《铃鼓舞》,壮族的《师公戏》、《踩花灯》等舞蹈,流传至今,百听不厌,百看不烦。特别是《铜鼓舞》,每年瑶族的祝著节,瑶族同胞把铜鼓拿出来,四面八方汇集在约定地点,尽情地敲打,尽情地欢唱。
\

竹鼓舞

瑶族服饰丰富多彩,妇女服饰花样较多,一般穿短领长袖衣,系腰带,下穿长裤、短裙或百褶裙,现在的年轻人平时多穿汉装,只在庆典时换上民族装。妇女头饰式样繁多,风格别致,常戴耳环、手镯、银牌等银饰。男子常穿青、黑两种颜色,有时也穿白色服装,下穿宽褶裤头宽大筒裤,身边多佩带腰刀、烟具等物。瑶族住房为竹、木、草材料,一般一栋三间,长方形,多依山建造,聚族而居。大化瑶族分布于千山万弄之中,三五家一屯,十几户一村。

布努瑶的节日有祝著节、春节、中秋节、清明节、七月十四、谷雨等。“祝著节”是布努瑶特有的民族节日,是一年中最为隆重传统佳节。农历五月二十九日,瑶族同胞把“祝著节”视为纪念“人类始母”密洛陀的生日,节日当天,瑶族群众自发聚在一起,穿上鲜艳的民族服饰,敲起铜鼓,吹起唢呐,以打陀螺、铜鼓舞、歌会、斗鸟、射弩等多项民间文化活动隆重庆祝,鼓声、歌声、喝彩声交织在一起,场面十分热闹,有不少老人在此传唱瑶族祖先密洛陀的故事及瑶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还有不少人趁此机会交流生产技术和致富经验,青年男女则唱起缠绵的情歌谱写浪漫的恋曲。“祝著节”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生活气息,展示了瑶族渊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反映了瑶族人民的勤劳和勇敢。

注重经济建设专注生态发展

地区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建设。为更好的推动广西大化县的经济发展,帮助投资企业落户大化,大化县县委、县政府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等有关招商鼓励政策的同时,针对实际项目情况,实行一企一策、专题专议制度,实行重大项目四班子跟踪推进制度。

目前,广西大化县已吸引多个大型投资项目落地实施。这表明,广西大化拥有足够的优势和经验帮助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大化县县委书记韦朝永表示,欢迎更多的投资商来大化考察投资,共同实现大化县的生态经济发展目标。

生态民族新城劳动密集型产业园项目

位于大化县生态民族新城产业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沿海发达地区受土地、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产业升级的压力日渐增大,大批制造业企业将生产基地转向内地;大化县是承接产业转移的理想家园。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3158亩,规划安置1.5万户6万人,总投资超过50亿元人民币。该项目为2012年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上签约项目,2013年2月被列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目前一期工程已于2014年底入住960户约4808人,2016年底将有近万人入住。土地以出让方式引进投资客商进行整体开发,接纳约30家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置业,安排就业人员达3万人以上,其中标准化厂房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大化现代农业生态特色示范区项目示范区设在大化镇龙口村一带,涉及龙口、坡了、龙马、百秀、城内等五个村,核心区设在龙口村九娘河沿边距大化县城13公里,幅员约8万亩,示范着力打造“一区多园”模式,核心示范区面积3200亩,以富硒沃柑特色水果种植为主打,包括富硒沃柑、大米、丝瓜络、紫玉淮山、中草药等种植示范园。项目拟吸引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项目获取经济效益主要是通过获得初级和加工农产品、休闲度假产品等经济收入的同时,通过产业链带动关联产业衍生出更大的附加值。为此,大化县已出台了《大化瑶族自治县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扶持奖励办法(暂行)》和《大化瑶族自治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扶持奖励政策》等一系列激励和扶持政策,为园区建设提供强而有力的政策保障,目前已经有一大批企业成功入驻,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红水河国际垂钓基地项目位于大化县乙圩乡和北景镇境内。大化红水河国际垂钓基地是由岩滩水电站建成后形成的宽广湖面和河湾,经过多年对渔业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培育极其丰富的、多品种的淡水鱼养殖基地,主要分布在北景镇、乙圩乡,面积约为6万亩。项目拟吸引投资5亿元人民币,随着政府对旅游产业的重视,旅游产业发展的速度大大加快,几年来,已经成功举办五届广西国际东盟垂钓大赛,市场前景非常可观。

岩滩湖光山色旅游区班肖生态养生基地项目位于大化县乙圩乡巴岩林班肖片,与世界著名长寿之乡巴马相接壤,距离南宁首府仅需2个小时车程。项目拟吸引外资3.2亿元人民币,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资金,国家和自治区有关部门支持及银行贷款。计划建设用地550亩,开发经营期限40年,按照“三权分离”原则,即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由投资方全额投资开发经营,项目规划在大化至岩滩建立一系列旅游度假景区,预计到2018年达到AAA级景区;到2022年成为国内著名的AAAA级原生态避暑养生圣地。

\骑行天堂七百弄

中国七百弄国际山地自行车挑战赛项目

位于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内。项目拟吸引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由投资方出资与政府规划设计公路赛道路面、排污排水等标准以及管理服务场所,赛道起点在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途经八里九弯、天阶别墅、七百弄乡府,路程约20公里。沿途道路盘山而行,曲曲折折,险峻刺激,充满挑战和乐趣。独特的地形环境非常适合开展山地自行车挑战赛,该项目具有极好的市场开发前景。


来源:未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