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江苏涟水:军民携手续创双拥模范县


时间:2015-07-09  来源:新华社新闻信息发稿中心 点击:
   新华社江苏消息(严忠诚)古城安东,双拥工作殊荣璀璨,美丽涟水,军民共建硕果累累。自1998年开展双拥模范县创建活动以来,素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优良传统的江苏省涟水县,连续四次获得江苏省委、省政府、省文明委授予的“全省双拥模范县”荣誉称号,一次次殊荣,一块块奖匾,洋溢着这块土地上的党政致力双拥、人民全力拥军、军队真心爱民的浓浓深情,凝聚了涟水县委、县政府、涟水民政局、涟水双拥办、涟水人武部和各有关单位、有关部门及驻涟官兵们的心血和汗水。
    双拥话题永恒,军民共建永不止步。为继续做好2012-2015年的双拥模范县创建检查验收工作,为争创淮安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作出贡献,近三年来,该县党政军民再接再厉、同心协力、齐抓共管,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出现了长效常态、生机盎然的崭新格局,演奏出一曲曲砥砺人心的双拥乐章,绘就了一幅幅军民连心、鱼水相依的双拥画卷。
    为迎接市双拥模范城验收,涟水县委县政府全力做好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坚持三个纳入,把双拥创建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纳入全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考核,纳入全县精神文明建设总体部署,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县政府主要领导为创建小组组长、民政局、双拥办、人武、驻涟部队及县直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一年一度的常委议军会议,军地联席会议、重点优抚对象代表、军休老干部代表、驻涟官兵代表座谈会,拥军事迹演讲会、报告会常抓常新,雷打不动;《关于进一步加强双拥工作的意见》《双拥基础工作任务和军地互办实事计划》《加强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档案规范化管理》等双拥工作文件从机关到企业,从社区到村居,家喻户晓,落实到位;国防教育、双拥工作深入人心。几年来,全县举办国防教育讲座18场次,县“一报三台”开辟双拥专题、专栏60多期。县民政局、双拥办印发《双拥创建简报》40多期;县城建立双拥一条街、双拥广场,多块大型永久性双拥宣传牌、各乡镇交通要道口、《政务公开栏》定期更换双拥宣传题材,双拥成为全县上下耳熟能详的话题,
    各项双拥政策、法规落实到位,军政、军民关系融洽。建立了优抚对象抚恤优待标准自然增长机制,2012年以来,发放各类优抚对象优抚金、救济金3500多万元,军人立功奖励金320万元,为优抚对象解决生产生活、医疗保险、    房屋维修金1100多万元,为现役军人,退伍军人及伤残军人子女入学、入托减免经费125万元,全县优抚对象人心思定、队伍稳定;军地互办实事,军民双拥情深。建立了八一、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重大节日走访慰问制度,几年来,向驻涟部队,赠送慰问品,慰问金计60万元,每年投入数十万元,为驻涟部队建设训练场、篮球场、军人办公室、武器库监控,全县每年接收400多名退役士兵,安置率均达100%,发放退役士兵安置补偿金2685万元,职业技能培训率连续四年100%。全县扎实实施慰烈工程,先后投入700多万元,对全县16个乡镇烈士陵园,1096个烈士纪念碑、亭,438座烈士墓、碑进行改造维修、搬迁,与此同时,县政府还投资2500万元对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涟水县烈士陵园进行改建扩建,新建了3200多平方米的涟水革命史迹陈列室;民拥军,军爱民,驻涟部队视人民为父母,几年来,他们扶贫助困,捐资助学、无偿献血,救难救急的好事、实事枚不胜举,遍及城乡,他们与涟水百万人民携手并肩同谱双拥规范县的合奏曲。
                              【编辑 杨信】


来源:新华社新闻信息发稿中心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