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从江苏连云港海州区浦南镇妇联了解到:该镇2015年的留守儿童数比上年减少了2000人。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对此,笔者展开了一次调查。
笔者来到了在该镇官阳村,见到了常年在外打工的51岁村民李平。见到笔者,老李就拉起了他这些年外出打工的情况,“在外打工活只要赶趟,确实能挣到钱,一个人一年到头少说也能挣3万多元钱,钱是挣到了,可苦了我们的孩子,我们都在外,孩子只有交给爷爷奶奶,没有父母在跟前,孩子的表现很差,成绩一落千丈,更让我们担心的是,孩子和我们变得生疏了,逢年过节,好像我们回家不回家都一样,这让我们很担心”。
浦南镇是有名的劳务输出大镇,一直以来,该镇农民外出务工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该镇每年外输务工人员近8000人。可近几年,浦南镇发生了巨大变化。据统计,仅自去年至今,该镇共接触洽谈招商项目19个,签订合同协议15个,总投资1、8亿元,新开工建设项目3个,其中1亿元以上的项目1个。
企业增多了,经济发展了,农民的打工观念发生了变化,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减少,都希望在家门口打工,钱不少挣,还能照顾家和孩子。
该镇汪新村民潘东告诉笔者:“我一连在外打工五年,过年都不回家,今年回来,没想到家里变化这么大,在家门口就能打工,工资不比外边低,还能照顾孩子。”
心态的变化直接导致了行为的变化。今年,浦南镇外出务工的人员大量减少,外地企业雇专车到该镇接外出务工的农民,和往年不同的是,一连几天,愿意外出打工的农民寥寥无几,大多数外地客车都无奈的空车返回;而在本镇以及周边乡镇和市区务工人员达20000多人。
万民(报道)
【责任编辑 黄甫】
来源:新华社新闻信息发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