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作文题里读出人生真意


时间:2015-06-09  来源:未知 点击:

  王石川

  今天的高考作文题,有的诗意有的浪漫,有的哲理有的思辨,还有的给出相关材料,供考生自由发挥。其中,辽宁省的高考作文题值得一议。说的是:“有人扛着缸沿街叫卖,不小心手没抓紧,瓦缸往后掉落,只听“啪”的一声,摔成碎片。但卖缸人头也不回往前走,路人跑过来问他“为何摔破了缸,看都不看一眼?”卖缸人说“再看多少眼也变不回完整的缸,不看也罢。”

  稍微熟悉历史,或许就知道这段材料可用一个成语概括:堕甑不顾。成语脱胎于一个典故,据《后汉书》记载:孟敏字叔达,钜鹿杨氏人也。客居太原。荷甑墯地,不顾而去。林宗见而问其意。对曰:“甑以破矣,视之何益?”翻译成白话,大意就是那段材料。

  堕甑不顾,意思简洁明了:既成事实,不必再追悔。如果沉溺其中,就影响情绪,影响赶路,比如那名卖缸人如果因缸碎了而唉声叹气,恐怕会付出更多的代价,得不偿失。因此,不要做无益的懊丧。泰戈尔有句名诗:“如果你因为失去月亮而哭泣,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由此观之,命题人给出这段材料,用意十分明显,即希望年轻人应该分清主次,莫因小失大;应该正确看待得失等等。当然,考生完全可以有其他思路,只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都未尝不可。

  再回到孟敏与林宗的故事。听了孟敏的回答,“林宗以此异之,因劝令游学。十年知名,三公俱辟,并不屈云。”也就说孟敏游学后,果然非同小可。即使朝廷征召其做官,他都果断拒绝,颇有“粪土万户侯”之意。

  同样,林宗也是真名士。他虽出身卑微,但“聪识通朗,高雅密博,今之华夏,鲜见其俦”,名震京师,屡拒征召。从林宗和孟敏都拒绝征召可知,两人都不沽名钓誉,也不醉心仕途,基本上做到了洒脱随意,而能不拘于物。

  今天有太多人陷入功利主义的泥淖,甚至成为利己主义者,与林宗和孟敏相比,何止云泥之别?人各有志,不一定非要向他们学习,但看得清、悟得透,不沉迷于自怨自艾,确有必要。


来源:未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