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彝良山体滑坡调查:遇难学生国庆中秋仅放假1天


时间:2012-10-08  来源:新华网 点击:

  在9月份发生地震的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10月4日,又发生严重的山体滑坡,滑坡导致18名小学生和附近农户1人遇难。地质灾害应急专家6日初步调查结果:田头小学滑坡灾害是由于持续降雨引发的大型高陡松散岩土体滑坡灾害。当地官员表示,在特殊的地形、地质地震和气象水文条件下,彝良全县的地质隐患点仍然很多,其他区域发生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山体滑坡毫无征兆 18名小学生和1名村民被埋

  6日,在彝良县龙海乡镇河村田头小学的旧址附近的临时医疗点,镇河村营上村民小组的常国才背着哭晕过去的妻子走了1个多小时的山路到这里输液。他告诉记者:“女儿平时住在家里,学习成绩是四个孩子中最好的。临时教学点9点多上课,但因为走山路费时间,一般都提前到教室等老师上课。谁又能想到,早到那么一会,这半边山就塌下来了。”

  10月4日上午8时10分许,彝良县龙海乡镇河村油房村民小组发生山体滑坡,滑坡体将河对面的田头小学教学楼掩埋,共有18名学生和附近农户1人被掩埋。常国才的女儿常成玉是被埋的来自上坝小学的五年级学生。

  常国才听到消息就往山下冲,在第一时间和附近赶来的村民徒手扒挖土石,“挖才有希望,不然女儿肯定没了。挖了一会,上面又滑下来一波,又过了一段时间,外面的救援队伍来了。”

  经过2000多人组成的救援人员的昼夜奋战,18名小学生的遗体被陆续找到,又过了几个小时,最后村民的遗体也被找到,确认被埋19人全部遇难。

  经地质专家组评估,滑坡体方量为4.5万立方米,油房河被阻断形成河面宽15米、水深7米堰塞水体。滑坡体不仅将田头小学教学楼全部掩埋,同时使6户的农户住房受损,其中3户被掩埋。另外被掩埋的还有2.5亩耕地。

  镇河村卫生所医生黄仁芳说,许多年来,村子周边从来没有发生过大的山体滑坡。记者在现场看到,滑坡地点周边的山体表层植被茂密,从表面很难看出有滑坡的预兆。

  因地震耽误课程学生在临时教学点补课

  彝良县教育局副局长洪立昌介绍说,被埋18名学生均为原上坝小学学生,其中,三年级学生10人,五年级学生8人。“灾害发生时是8点多,学校上课时间是9点多,学校仅有的一位老师还没有到,遇难的都是早到的学生。”

  据介绍,彝良“9·07”地震发生后,上坝小学因地震严重受损而被拆除。根据彝良县的复课时间要求,龙海乡中心校将三、五年级安排在田头小学,把该地作为该校复课的临时校点。另外的学生在租借的5间民房中。

  关于为何节假日学生仍在补课,洪立昌说,彝良地震后,彝良县所有学校全部停课,从9月17日起陆续复课,至9月25日全面复课。由于停课时间较长,县教育局决定调整节假日放假时间,国庆、中秋只放假1天,并且从10月份起,每周仅周日休息1天,确保放寒假前把落下的课程补上。

  上坝小学的老师张学艳告诉记者,这里的校舍经过有关部门鉴定过,龙海中心校校长也来看过,校舍本身质量没什么问题。前段时间还有人在滑坡体旁边的苞谷地里收苞谷,也没有人发现这里有发生山体滑坡的迹象。

  山体“年轻、高陡”地质灾害隐患仍存

  滑坡发生后,国土资源部应急专家组于5日抵达滑坡现场,并会同西南区片地质灾害应急专家以及云南省内应急专家,对彝良县田头小学滑坡灾害应急调查。专家组认为,田头小学滑坡灾害是在特殊的地形、地质地震和气象水文条件下发生的,是由于持续降雨引发的大型高陡松散岩土体滑坡灾害。

  斜坡高陡、斜坡构成为松散岩石、植被易于富水以及坡脚受附近的河水侧蚀等共同导致此次灾害发生。昭通市副市长成联远说,彝良的山体太“年轻”,不结实,没有经过很长时间的积淀,表层土壤吸饱了水,松散脆弱的岩石层就撑不住了,但从表面很难发现。

  来自附近大溪村委会的黄武军说:“这一片多年来没下过这么多的雨,就没停过。”据了解,该区域自9月以来持续降雨,至10月4日累计降雨量297.3毫米,是往年同期降雨量的三倍多。坡耕地利于降水缓慢入渗,导致了岩土体逐渐饱水,强度降低,并在松散土与基岩接触面处形成渗流软弱带而产生滑坡。

  地质专家组提出,9月7日彝良县发生的两次地震(分别为5.7级和5.6级)也对斜坡岩土结构的破坏起到一定作用。但专家组同时指出,发生滑坡的山坡地带在今年地震之前未发现地面开裂变形等迹象,地震后也未发现明显的地面开裂等宏观变形迹象。

  昭通市国土局局长孙朝孝表示,彝良地震发生后,昭通市就曾专门组织过对该县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逐一排查,但由于没有发现任何灾害迹象,加之此前也没有接到过群众报灾,此次山体滑坡的地点并没有列入此前的监测点中。

  孙朝孝告诉新华社记者,昭通全市大部分都处于山高坡陡的地形中,需要进行地质监测的点很多。目前整个昭通市已经发现和需要监测的点就有2658个,其中有547个在彝良,每年投入监测和治理资金2000余万元。但由于彝良县山多山高、坡度大,“人少,技术力量弱”,即便从外界调集更多的人力和技术力量,对山体表面植被覆盖良好区域的地质隐患排查仍较为困难。

  对于下一步工作,孙朝孝表示,国土局将进行新一轮的地质灾害隐患拉网式排查,进一步加强对地质灾害点的监测,特别是对附近有陡坡的学校、卫生院等人群集中的地方进行进一步清理排查。

  成联远说,针对地质灾害,只是被动的监测和治理是不够的,出路还要包括通过科学、可持续发展,提高群众生活和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个人和地方政府预防灾害和应对灾害的能力。


来源:新华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