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阳光热力公司亲民服务品牌创建纪实
新华社淮安讯 (叶列 陈晶)去年冬天,寒潮如期而至,江苏省淮安市区开始供暖,各家各户的暖气片逐渐热了起来,居民开始在暖气片上晾袜子、焐水果,看电视也不再需要披着被子,家中到处暖意融融。
温暖的背后,是市阳光热力公司全体职工付出了辛劳,他们在寒冷中奔波着,深入推进“润千家、暖万户”亲民服务品牌创建工作,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及外部环境,保障着全市供暖工作稳步推进。
安全放心,科技领衔
“水韵天成的供水温度低了。”
2014年12月9日,在阳光热力公司中央控制室内,工作人员在监控供热系统实时参数时发现了问题,及时报告了公司供热部主任。经过调查,当日,由于水流速度太快,导致管网水压降低,为尽快提升管网水压,确保供热正常运行,公司立即调度启用备用泵进行补水,圆满解决了该问题。
该公司供热运行部领导介绍,中央控制室堪称是供热工作的远程“黄金眼”、“大脑”。供暖期间,他们利用远程信息传输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供暖小区换热机房的远程集中控制,通过公司中央控制室 24小时对所有机房运行情况内进行实时监控,同时能够根据室外温度及时调节供水温度,既满足了用户需求又节省了生产成本。市区18个换热机房均上马了远传控制系统,调节阀、循环泵、补水泵都能够实现远程控制,有效确保本供暖季的运行安全。
除了这套黄金眼,市阳光热力公司去年还开发了居民热量表数据远传系统,最大限度方便居民。系统主要包括带远程抄表功能和分析功能,目前中天•虹桥花园小区系统运行良好,新建的小区包括水韵天成、亿力未来城等也运行了此套系统,可及时发现和分析用户在用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升供热服务水平。
方便舒心,保障权益
非供暖期,淮安阳光热力公司的工作重点,是设备、管线的维修保养。
“淮海花园部分地埋管网年久损坏,为了彻底解决该段管网多次渗漏情况,不影响供暖,我们抽调精干力量,历时2个月将二期八栋楼原有地埋供暖管网改架空管,造价达35万元",市阳光热力公司总经理陈伟说。
2014年4月至10月间,市热力公司对各供暖小区的换热设备进行了维修与保养,共计修理损坏的机房循环泵、补水泵50台,更换管道井阀门751只,过滤器50只,保养电机25台,利用一个月时间对所有供暖小区单元楼的滤网进行了清洗,为去年供暖季的稳定运行打下了基础。同时,为保护供暖小区业主的用暖的正当权益,准确计量业主的用暖量,阳光热力公司利用非供暖季分批开展热量表校验工作,校验费用全免,本年度共拆装校验了金都花园、北大院等5个小区共3687只热量表计。
为方便小区用户缴费,公司将办公地点前伸至每个小区,现场开展暖气预收费及结算、供暖政策咨询等工作,为广大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升级短信发送平台,完善用户手机号码信息数据库,针对用户关心的问题,及时准确的向用户发送供暖信息,实现缴费提示、供热注水、供热抢修等信息早知道,让用户及时掌握供暖情况。
温情暖心,亲民品牌
12月10日,在阳光热力公司热线电话接听室内,接线员正在笔记上记录着市民反映的问题。小本子上,打电话的时间、反映的问题、家庭住址、姓名和联系方式都一一记录,等待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今天是供暖第10天,情况基本稳定,像刚供暖的前两天,电话几乎响不停,我一天要记录3页纸,一两百个电话。”接线员说。
而每一个服务电话的背后,都是维修人员挨家挨户的上门服务,直到居民为每一个故障的解决点“赞”。
在天山华庭2号楼,市民邢女士家中的暖气不热,邢女士打完电话没几分钟,维修人员就赶到了她家。经过不到10分钟的调试,原本冰凉的暖气管道就变得暖和起来。“没想到来得这么快,修得也快,问题解决得也快,我很满意。”邢女士说。
为保证用户投诉渠道畅通,及时解决用户反应的问题,去年11月20日,公司开始开通两部24小时服务热线,24小时受理用户的报修、咨询。同时安排了A、B岗每日关注“阳光纪检”,及时发现网友咨询、投诉,简单问题15小时内回复,复杂问题6天内答复。截至2014年12月份,共处理阳光纪检及市长热线等投诉61起,均在规定时间内答复。
市场引领,创新发展
我市的小区供暖因位处黄河以南地区,不属于国家传统意义上的采暖区,没有财政补贴,主要是由企业自身及社会需求相互作用下由市场而形成,坚持市场化运作,积极探索在南方地区供暖的有效模式并取得初步效果。
该公司最早于2007年供暖季,住建部、发改委联合下发[2007]1195号文的当年,即推行“两部制“热价,在当时国内无成功经验可循的情况下,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贴点的供热管理方式,并应用科技手段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了能源成本,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在居民用暖价格上与周边城市相比保持较低的价格,企业进入稳步健康发展轨道,为在南方地方供暖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2014年,通过“幸福淮安”亲民服务品牌创建工作的开展,公司用户满意度大幅提升,投诉率大幅下降。通过科技投入建设,提高服务建设水平,公司在2014年5月份荣获“江苏省两化融合试点企业”称号、2014年8月荣获“淮安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2014年11月获得“江苏省自主创新与互联网应用示范企业”称号。
【编辑 杨信】
来源:新华社新闻信息发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