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城县供电公司承担着全县10个乡镇39万群众的供用电管理工作,辖区内现有220千伏变电站一座,总容量300兆伏·安;110KV变电站4座,总容量241.5兆伏·安;110千伏线路8条;35千伏变电站6座,总容量95.5兆伏·安;35千伏输电线路15条/104.088千米;6~10千伏配电线路60条/2150.8千米;配电变压器总容量2874.67兆伏·安/2723台,营业用户数100810户,其中大工业用户30户,最大用电负荷16.8万千瓦。
该公司始终把服务一线与服务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民生、直面难题,动真碰硬抓整改,有针对性的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让员工和群众切身感受到该公司的工作作风转变、管理效率提升和服务质量改进。
强基固本 提高供电质量
该公司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工业集群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的工作思路和“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奋斗目标,主动融入全县经济建设工作,及时对电网发展规划进行滚动修编,积极争取地方政府部门对电网建设项目的支持,及时办理土地、环评手续和“三通一平”,严格执行“五制管理”,提高设计、施工、管理和监理水平,推进电网规范化建设。2014年,该公司投资 1.144亿元电网建设资金,新建陌南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实施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安装变压器 255 台/26300千伏安,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113.535千米、低压线路 73.28 千米,安装智能电表4万余只,进一步提升了供电可靠性,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
真情为民 实现服务提升
据了解,该公司自觉把践行群众路线融入到供电服务工作中去,从群众最急需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为提升客户满意度,开展“访民情、送服务、听需求、促落实”客户走访专项行动,深化用电“售前、售中、售后”全过程服务,重点解决业扩报装时限、窗口服务态度以及故障抢修等问题。
芮城是个山区农业县,自然条件差,农民占85%,针对这一情况,该公司班子成员分成5个小组,深入10个自然环境差、经济发展缓慢的山区农村调研帮扶,建立《民情台帐》,发放“供电连心卡”,为10个村新增、更换变压器14台、3750千伏安,架设10千伏线路1.27千米、0.4千伏线路4.7千米,彻底解决了制约经济发展和村民生活的“低电压”问题,确保群众用上舒心电、放心电。
同时,该公司启动“村村通”电费交纳工程,在村委会、农村超市或小卖部安装客户交费终端、移动POS机等交费设备,解决村民交费难的问题。截至目前,全县10个乡镇、171个村已设立综合自助交费机6台、银联商务“全民付”网点101个、农行自动转账电话301部、邮政代收网点43个、移动POS机60部。如今,该公司多元化收费占全年收费的65%,村民足不出村交纳电费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转变作风 管理提质增效
该公司始终把“强化便利化服务,建群众满意窗口”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实行“四个零”工作法,服务周到“零距离”、工作认真“零障碍”、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态度“零投诉”,提高工作效率和供电服务水平。同时,把查摆解决“四风”问题作为核心内容,从员工思想、责任、形象、行为、作风等六方面,认真查摆存在的突出问题。懒散病、推诿病等六种“病症”被“揪”了出来,成为整治的“靶标”。
该公司以“反四风、改作风、正行风、树新风”为主线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立行立改,结合实际出台了《简化业扩手续提高办电效率实施方案》等规章制度,对安全生产、优质服务过程中巡视不到位、抢修不及时、消缺不彻底、管控不深入、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问题,给予问责考核,确保群众满意。
据了解,该公司公司在整治文风会风、工作纪律、供电服务、“三公”经费等方面,修订完善制度34项,废止25项。目前,与去年同期相比,该公司发文数量减少20%,会议活动减少25%,会议开支减少20%,接待经费减少45%,车辆运维经费减少25%,领导下基层增加30%,客户和群众回访满意率达100%。这一增一减,折射出该公司作风转变和整改的成效。
责任编辑:贺利强
来源:山西法制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