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温州国资委官员“以权吸储38亿”真相何时揭开?


时间:2015-04-20  来源:未知 点击:

在中央反腐斗争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形下,某些领导干部顶风作案的手段愈加隐蔽,更加专业化。近日,全国各大新闻网站曝光温州市国资委官员以权谋私为妻子供职银行承揽国企存款达38亿”对此,4月3日晚间温州市纪委表示,前期已组织专人开展调查,待调查核实后将根据查清的事实和有关规定做出处理。可此事已发生数日,至今仍无处理结果,真相何时能揭开?
 


 

温州国资委官员为何能撬动38亿存款?
 

据媒体分析:温州市国资委官员以权谋私为妻子供职银行承揽国企存款达38亿”。《商界》报道认为,这笔巨额存款的背后,应隐藏着一种更大的腐败,相关部门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给公众一个事实真相。

    温州国资委官员“以权吸储”不是一种新腐败现象,事实上存在已久。显而易见,无论是该官员以权承揽国企存款,还是“以权吸储”,两者性质基本一样,都是通过公权力为其妻供职银行吸收存款,均存款23亿”,个人牟利多少,不敢想象?仅靠该总经济师一人能撬动这几十亿存款?让人难以置信?

 

1千万存3天利息16万,38亿是啥概念?
 

有媒体报道,温州的银行为拉存款可以付日息,而且不需要买理财产品,只要存现金就可。据悉,最先是温州部分银行曾一度开出“存1万返440元”的高额利息吸引大量储户。为冲量,银行需要资金的时间仅是6月30日和7月1日这两天,过了7月1日,储户就可以取走资金。
 

温州一个银行内部人员这样讲述:一位储户在6月30日存入1000万元现金到银行,仅仅3天时间,7月2日便取走了这笔存款这家银行为此支付的利息高达16万元。让人难以想象存款达“38亿”利息返回应是多少?
 

质疑下岗女职工是如何当上行长?
 

据银行知情人在网络上披露:总经济师为啥会出名正是该银行一位负责人坚持不懈的举报。据说这位举报之前所在银行就是国资委的开户行。为了能留住这条大鱼,举报人还积极努力,将这名总经济师的老婆(信用社下岗职工)从永嘉调到市区,结果遭遇反水,行长被踢出游戏圈,总经济师的老婆另起炉灶,总行也是看中这块蛋糕便特意开设支行。
 

该总经济师利用职权为银行拉国企存款已有6年之久,在温州国企、银行系统人尽皆知,期间遭到多次举报,都未伤及皮毛?为何国资委领导视而不见,不予纠正,难免有包庇之嫌或同流合污?
 

可是最近网络曝光的温州市某国资委官员以权谋私为妻子供职银行“以权吸储达38亿”,涉案金额巨大。除了帮妻子揽存以外,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存款大部分是国企向银行高额贷款,然后再低息存款,夫妻二人到底从中牟取了多少经济利益?国家利益受损应以亿计?面对全国媒体、网络铺天盖地的报道,温州市纪委应公开调查处理结果,公众需要一个态度、一个真相、一个结果。(综合《新京报》《中金网》《商界》《散讲温州》)
    原文链接:http://www.xinwenshoufa.com/bencandy.php?fid=154&aid=16866


来源:未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