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协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对白表示,2014年6月开始制定《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已经完成第一稿,未来《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有望与《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同时出台,按照《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2020年我国发展50万辆新能源汽车为预判,我国将完成1.7万个充换电站与450万个充电桩建设。
充电站等基建设施不足正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难以发展的瓶颈。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2015-2020年中国电动汽车充电站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报告指出,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9万辆,充电桩仅为3万个。以北京为例,2014年北京电动汽车与充电站数量之比为3:1,这意味着平均每三两电动汽车才拥有一个充电站。由于电动汽车续航有限且充电时间较长,充电站不足造就的续航担忧阻碍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

在新能源汽车推广之初,国家不是没有意识到充电站与电动汽车的密切关系。然而以下方面影响了我国充电基建事业的发展。首先,是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标准尚未统一,国家与资本市场不好放手进驻充电领域,以免未来造成资源闲置;其次,快充、慢充与无线充电技术同时存在,针对三种充电技术,充电站如何布局仍旧是疑问;最后,充电站产业链目前尚未找到好的运营方式,盈利不佳的现状也阻碍了产业前进。
这就要求国家、车企、充电桩厂商与物业等方面互相配合,扶持充电站企业,完成充电站标准制定,解决私家车充电桩建设问题,只有这样我国充电站产业才能与新能源汽车一样迅猛发展。
随着国家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与充电站的继续倾斜,未来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将得到统一,充电站厂商在实践中将逐渐摸索到发展规律,2020年前,我国充电站产业链将迎来重大利好。拥有充电桩概念的上市公司如奥特迅、中恒电气、动力源、上海电气、九洲电气与科陆电子将有发展良机。
来源:前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