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上午,12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应邀首次走进国家信访局,参观完国家信访局来访接待寺、办信司、网上信访等流程,并与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信访局局长舒晓琴面对面座谈。会上,对于备受关注“非正常上访”问题,舒晓琴称,不赞成动辄“严厉打击”,目前正逐步将非正常上访的处理纳入法治化轨道。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龙电律师事务所主任李亚兰在座谈上指出:“非正常上访”的表述与现在将信访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相悖。
“说‘非正常上访’,就混淆了正常信访与‘非访’的概念。”李亚兰说,“如果你是来缠访闹事,那就要处罚你。有的信访人一哭二闹三上吊,这时候这个概念如果不清,信访部门又堵又截,权责不清。”李亚兰指出,这就不再是信访层面的问题,而属于社会治安问题,应由公安部门来解决。“信访部门要广开大门,欢迎访民依法依规地反应问题。但是如果你是带着刀来、缠访闹事,那你就不是信访人了,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邸瑛琪也指出,“不赞成严厉打击缠访闹访,如果非要引用这样的语言,还不如改称“依法处置”。不应该把刑法作为处置缠访闹访的首要办法。”
“我们想到一起去了。”舒晓琴接过话头,现场回应说:2013年就任国家信访局局长后,走了很多省市县,对于“非正常上访”现象,不少地方政府官员一致认为要“严厉打击”。“我的想法却不一样,有些上访问题的产生,责任就在我们身上,不能一味说打击,还是要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来解决问题。”
现场座谈建议信访局跨省增设督察局人大代表、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谢德体:我是大学老师,第一次实地来看国家信访局接访情况,对代表委员的建议能得到采纳很欣慰。现在基层干部压力很大,过去一帮人来接访回去,恶性循环。很多学生父母到北京来正常的探亲度假,回家就找信访局的人接回去,现在这样的情况就没有了。
建议借鉴国土、环保、审计的做法,在大区设置督查局,会减轻北京总的压力。在西南、华北,减轻北京的维稳压力。
人大代表、湖南益阳市委书记魏旋君:跨省区的督查区,2007年就曾经提出这样的建议,法院都设了跨省区的,群众的诉求更近,也让北京减轻压力。比如设置东南西北中5个区。信访局应是逐步缩小,而不是包打天下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钟晓渝:以前分管过信访,过去年代是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能摆平就是水平,拿钱买平安,各级的指导思想就是这样。这就是坏了规矩,一个国家解决矛盾纠纷怎么能够以摆平、花钱为水准呢?所以我就提出要给信访立规矩,合理的诉求要合理地解决,不合理的诉求就坚决不能满足。不合理的诉求一旦给解决,一传十、十传百,也给信访人一个误导:就是一闹就能解决问题。
信访部门绝不是解决问题的部门,问题的解决还是在政府职能部门,可以转交、协助,绝不是无所不能、大包大揽,那就给老百姓一个误导,啥事都找信访局,那信访局就成了一个小国务院。人大代表、长沙市政府副市长何寄华:国家信访局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国家信访局应该做什么?跨省、跨部门的、重大多年的积案。其他就要交给基层。
能否给排队上访者提供一个盒饭人大代表、律师阎建国:之前我作为一个律师为什么对信访工作很关注?因为我感觉到前几年信访量太大,接访对国家的长治久安都造成了危险。为什么到现在还有这么大的量?国家信访局更多强调协调,协调不是一家人能够把事情做好,必须要对公检法司政府职能部门做好协调。
人大代表、新疆大学教授阿不拉都:没有困难也不会来北京上访,有的上访者从新疆来北京4000多公里。为了减少这样的情况,是不是信访局做大量的宣传工作,让他们在完善网上提出更多的建议。去年两会前有一个农民给我发了快件,每天要排队,轮到他的时候去谈话,吃饭喝水问题怎么办?个人的想法,能不能提供一个简单的盒饭。
国家信访局局长舒晓琴:去年信访积案全部解决了10多万件,领导批示批了337次,这在任何一个部门可能都很难达到。信访问题虽然永远都有,但是还是有减少的空间的,很多依法办事、作风粗暴简单,该给的政策不给。为什么这么多老百姓来北京?确实有一些是我们的问题没有解决好。
倒的金字塔,现在一点点正过来了,38%左右在县里。总量在下降、走访在下降,网上信访在增加。所以说,信访问题得到有效化解,这种乱象是可以改变的。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