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永年:就业、创业培训受关注


时间:2015-03-03  来源:燕赵法制之窗 点击:

国家财政为促进转移农村劳动力和促进再就业,每年都对各地专业学校进行的“再就业”、“农村劳动力就业”等就业培训进行财政补贴,然而,这些国家财政补贴成了某些部门和学校的“口中食”“盘中餐“。

永年

近日,有被培训人员向媒体举报:“卫校搞虚假培训,套取国家财政补贴。”

2015年1月14日,我刊工作人员赶到永年,对此事进行核实,举报人提供手机短信照片等资料,资料表明,永年卫校叮嘱未参加培训,顶培训名额的人要记住培训内容及时间。

\

永年

在卫校,未能见到该校赵校长。

15日,在永年劳动局,本刊工作人员向二楼科员咨询“再就业”、“农村劳动力就业”等情况,当想向就业培训服务处工作人员组训相关事宜的时候,却看到两名值班科员在“酣然大睡”!几经敲门,其中一名工作人员不耐烦的说:“就业局办公室在楼上,你们去楼上问吧!”

\

在就业局,郅副局长告诉本刊人员:“2012年培训名额400人,2013年是200人,分两个学校培训的,就业局做到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多次检查,这些农村转移劳动培训对象,哪的都有,多采取就近培训,培训时间也灵活掌握,永年卫校是为让他们记住培训后的科目,才给培训对象发的短信。”

本刊工作人员:“既然培训过了,难道还记不住所培训的科目吗?”

郅副局长:“这些都是农村人,素质普遍不高。”

对值班人员上班睡觉,郅副局长是这样解释的,“一些司机经常去服务大厅的值班室。”

其实,本刊工作人员就看到服务大厅的值班室内就有两个人,如果他们是司机,那值班人员岂不是脱岗?

国财政补贴“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及“农村转移就业”培训等的初衷,是拓展剩余劳动力就业门路,为其掌握一技之长,增加人民群众经济收入,“授人以渔”的利民政策,补贴支付了,目的却没达到!

财政补贴沦为“唐僧肉”,客观上是相关制度不健全,如政府补贴信息不公开,监督环节未能及时跟进,事后审计无法从源头上起到预防作用。主观上是一些人持有“国家的钱不要白不要”的错误观点,为了争取国家财政补贴,想方设法“跑部钱进”,而钱到手后怎么花就不上心了。即使有些挪用、侵占财政专项补贴行为被审计发现后,一些地方在处理上也是拳头“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再加上其中存在的一些腐败行为,更加剧了骗取国家财政补贴行为的惩处难度。

预防和惩处骗取补贴行为,堵住财政资金的跑冒滴漏,刻不容缓。除了从制度上完善财政专项补贴的审批、发放、监督、检查的流程外,更重要的是严格执行现有的规章制度,让违规者付出应有的代价。如《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对于提供虚假情况,骗取投资补助和贴息资金的;转移、侵占或者挪用投资补助和贴息资金的,国家发改委可以责令其限期整改,核减、收回或停止拨付投资补助和贴息资金,并可视情节轻重提请或移交有关机关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或法律责任。同时,加大财政专项补贴审批程序的公开、透明,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使骗子不能也不敢行骗


来源:燕赵法制之窗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