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周辉明标新立异的“锦书丝语”书法艺术


时间:2015-02-03  来源:未知 点击:
如毛竹般扎根 书艺厚积薄发
——周辉明标新立异的“锦书丝语”书法艺术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一种人,似一粒种子深埋土壤,即使不被人知道也坚持到底。当我们看到他们的时候,也许认为他们很不幸或者认为他们是傻子,但他们并不是没有成长,而是在扎根,很深很结实的根,等到时机成熟,他们会登上别人遥不可及的巅峰。正如毛竹,四年也不过长三厘米,四年间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但从第五年开始暴风成长,六周的时间会发生让人不可思议的变化,变成郁郁葱葱的竹林。
第一次看见周辉明先生的毛笔书法作品,楷书、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极具艺术天赋和创作的灵性,超凡脱俗,同时也给人一种霸气的感觉,那种霸气来自于他深厚的书法功力,再看他的锦书丝语,有点诧异,开始诧异于他醇熟而稳重的书法作品,而后诧异于他在传统文化上的革新与开拓,如今更是诧异于他的大胆用心创造的锦书丝语艺术。
周辉明1964年出生在湖北武汉,现工作于深圳,他是一个热爱并执着于书法艺术的人,凭借着40年扎实厚重的毛笔书法功底,周辉明不断的钻研探索,2003年锦书丝语这一独特的艺术理念在他心中萌生,他在尊重艺术,崇敬艺术的前提下,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入手,结合多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将金属,油漆等材料加入到书法作品中,创造出独树一帜、标新立异的艺术形式——锦书丝语。

周辉明打破了传统书法所独有的表现形式,他将宣纸改为木材,将笔墨融入金属,改变单一的创作途径,融汇了更多的表现技巧,使得书法展现了不一样的魅力,使浓淡干湿的墨色变得更加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创作,一个有觉悟的艺术者,他将回归内在,找寻真我,发展自身的灵性和创造力,启发内在的艺术天赋。
2014年“锦书丝语”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著作权证书,这使得锦书丝语艺术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空间。近年来,锦书丝语更是得到了社会大众以及权威机构的一致好评,2014年12月17日到21日在浙江世贸展览中心,由中国科学院、全国促进传统文化发展工程手工委、杭州市人民政府等联合举办为期五天的首届中国国际传统工艺技术研讨会暨博览会名人名品展活动中,周辉明锦书丝语书法作品获得中国传统工艺名品一等奖和中国传统工艺特殊贡献奖两项大奖,并入选2015意大利米兰世博会展品,他本人也获得中国传统工艺书画艺术特别奉献奖。中央电视台、浙江卫视、山东电视台对锦书丝语这种新的书法艺术形式进行现场采访报道。 
这对于周辉明先生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肯定,锦书丝语是中国书法艺术精品,同时,也是中国民间手工艺品,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作出新的不脱离传统工艺的民族艺术,这对于民族工艺来说也是一种传承和发扬。
我们总是习惯以古人为师,以长者为师,却从未想过以自己为师,周辉明先生打破了传统的枷锁,他在以古人为师的基础上师古不泥古,在掌握传统的中国笔墨的基础上,以自我为师,不断的探索研究,一步一步地慢慢地结合中国书法的艺术特色,创造出锦书丝语这一特有的艺术形式,将平面的书法艺术组合到金属材质上,使其具有较强的立体感,他在既能保持汉族传统民族风格的基础上,又可达到严谨的写实效果。使其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而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在如今这个艺术满天飞的时代,谁都说自己是艺术家,但是他们却从未近距离接触过艺术,艺术家并不是能写几个字,能画几张画,就能称之为艺术家,真正的艺术家,是有属于自己的东西的,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艺术烙印,艺术标杆,我们提起齐白石就会想到他的虾,提起黄胄就会想到他的驴,就如提起周辉明先生就会想到他的锦书丝语一般,我们在艺术中想要表现的不仅是一种艺术理念,更是一种艺术中的自我,这种自我不仅包括艺术家对艺术的理解,对传统文化的解读,更需要包涵艺术家自己的个性与内涵,以及自己对艺术的表现形式。不管什么门类的艺术作品,只要有艺术感染力,有自己独有的特色,具有不可取代性,有难度,有个人风格,基本功扎实就有收藏的价值。
周辉明先生几十年磨一剑的良苦用心,如今都汇入了锦书丝语,良好的品格修养和不断的进取精神,才能创作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艺术作品,并在艺术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一切都正在孕育中,或许用不了多久,人类的灵性将逐渐苏醒,不知不觉地生出根须,发出嫩芽,锦书丝语是艺术者周辉明那内心抒发的一缕火焰,一定能有属于自己的艺术成就。http://www.zjk365.net/html/shuhua/3248.html 


来源:未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