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罕见的,近期中央多部委接连对楼市发声,且论调一致,“托市”态度明朗。
连一直对楼市少言的李克强总理也首次表达了楼市刚需将长期存在的观点,且以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又提高了1.04个百分点,新增人口1800万人做了举例。且强调了中国现在城镇化率只有的55%,中国实现现代化必然会伴随着城镇化,对房地产的刚性需要是长期的。
这与此前中央高层和各部委对楼市一度的沉默形成鲜明对比,但与930开始接连的稳经济刺激楼市做法一致。

联想到近期一些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抢地之战又此起彼伏,于是有人开始担心,房价是不是又要大涨了?
要解决这个困惑,先要细看看各部委都说了什么。
建设部:2015年1月2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在全国棚户区改造经验交流会上指出,房地产库存高企的三四线城市,再盖新楼进行整体安置已没必要。随着保障房建设的持续推进和棚改的不断深入,棚改房源将不再局限于政府主导建设,符合接受保障的家庭可以到市场上购买,政府通过资金补贴实现保障。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其持有房源向社会出租,并通过从租赁市场筹集公共租赁房房源。
财政部:2015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适当加大力度,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创新机制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利用PPP模式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盘活存量房,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房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国土部:2015年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在去年调减30万亩基础上,将继续作适度调减。对永久基本农田要严格实行特殊保护,强化管制性保护、建设性保护、激励性保护。
发改委:国内房地产并没有出现危机,房价适当波动是在挤出投机性需求,2015年将稳定住房消费。
统计局:四季度以来的数据显示,随着一些行政性的限购措施的放开,金融信贷政策的相应调整,房地产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一是70个大中城市的住宅销售价格降幅在收窄,特别是12月份,一线城市的综合环比房价转正;二是四季度,特别是去年的12月份房地产的销售,无论是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降幅在收窄,今后中国房地产市场将会更加健康。
央行行长周小川:尽管中国一些城市的楼价下降,但央行应该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因为房地产市场不存在严重的全国性问题。
国开行:2015年将继续支持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建设,力争发放棚改贷款4000亿元以上。
把这些说法综合起来,所表达的意思就是:就楼市而言,困难是存在的,但情况是可控的,问题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从政策导向上说,政府会进一步保障棚改资金,但棚改安置形式将与促进库存去化结合起来;2015年会更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审批,土地资源依然是稀缺的,同时会稳定住房消费,保持住房消费的持续性。

扫描二维码关注闫少军自媒体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