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行业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产业?对中国经济有何等重要的意义,以及它究竟是不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通俗地讲,证券行业就是个中间商,撮合证券买卖双方大佬的好事并从中赚取小费的服务生,它是虚拟经济但建立在实体经济基础之上。
证券行业对中国经济有何等重要的意义?这要从历史唯物主义说起,先来看中国经济的历史,看看过去中国都是那些行业是支柱性行业。在2002年中国加入WTO后,出口制造业就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性行业GDP增长2位数。但是在2007年次债危机爆发之后,中国出口再也难以重现雄风,这时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就接过出口制造业的接力棒继续为GDP增长服务,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发展。
虽然房地产行业带动了相关60多个行业发展,但是房地产行业发展带来的副作用是老百姓住不起房,与之发展相对的是权力在房地产里的腐败猖獗。从2014年初开始房地产也由于自身调整的需要开始下滑,这样就导致了房地产行业带动相关60多个行业下滑,使中国经济增长开始放缓。过去10多年的发展带来了很多问题都在积累,如果不尽早解决的话恐怕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更大的后果。
在经历了十八大三中会后,中共中央对大量累计的问题果断提出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就必须——让权力关在笼子里。比如房地产是腐败重灾区执政党通过痛打老虎来解决,这样权力就不能在房地产市场作威作福了,痛打老虎让房地产行业调整,逐步解决房地产的突出矛盾这需要大智慧,毕竟房地产放缓会传导到经济增速放缓,这样就带来就业和社会和谐问题。
党中央提出了调结构保增长的英明做法,中国经济主要是结构性问题矛盾突出,房地产行业一业独大其他行业萎靡不振,中国的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当前的突出问题,银行业被过去房地产积累的坏账拖累近况不被市场看好,让银行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很难。所以中国推出了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来解决这种问题,注册制改革的出发点就是用市场化的办法解决当前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突出问题,让更多企业到股市来融资,让市场来选择那些企业可以做大做强那些企业不可以,这叫用市场化的手段调结构,慢慢理顺中国经济中房地产一业独大其他行业萎靡不振的怪状。
领导层充分考虑到了调结构过程中带来的经济冲击,房地产无可避免的放缓可以阻断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使地方政府更多的关注那些行业是市场认可的,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企业上市后就必须让市场来评判而不是政府和权力,中国就是批准来保增长的项目同样需要市场来决定这些项目是否要上马,市场会自己选择那些看来有钱途的项目,那些市场不看好的项目就自然淘汰,所以地方政府以后不应该关注土地财政而应该把重心放在如何为市场服务上。
在理顺经济结构的过程中必须保障经济平稳有序。过去中国经济过度依赖房地产,其他行业一时很难在房地产调整时马上填补房地产的空缺,所以也需要保增长但是要强改革不强刺激,这点就很难做到!如果像过去的4w亿把钱投到没有回报的基础建设上那就是走老路,所以股票市场注册制改革以后保增长的投资应该从股票市场来投资,让市场来决定那些保增长的项目可以投资那些不可以,所以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是强改革的关键,如何让市场发挥决定作用是这次改革的关键,目前国家关于股票市场一系列制度性保障正在出台就是围绕着如何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主题来进行的,在这里就不详细展开分析了。
不论是保增长调结构还是强改革不强刺激,都是围绕十八大三中全会的决议让市场发挥绝对性作用的主题来展开的。所有的政策措施都要通过证券市场改革来完成的,如果没有证券市场的配合改革就是空谈。
证券行业究竟是不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这个答案留给读者们自己思考,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走我国有自己特色的市场经济这点永远不变。
作者简介:经济学家,新浪财经专栏作家,法治周末、证券日报社论特约评论员。新浪微博“牛魔王的2012”对本文亦有贡献。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