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专家讲讲,俺心里一下子就明白了。”11月29日上午,河北省隆尧县三地农民合作社的会议室里挤满了1000余名乡亲,70多岁的农民成长运说自己种了一辈子田,这一次真正弄明白了小麦种植技术。受合作社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赵广才,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副理事长栗铁申,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农民专家宋福如和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王东分别从小麦管理、肥水应用、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讲解。
成长运告诉记者,他家6亩田地已经加入了三地农民合作社,实现了“成方连片”种植,统一种子、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防虫、统一收获、统一销售,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和效益,还经常受雇用“领一份钱”。据了解,该社荣获“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如今入社农民达13.5万余户,整合耕地70多万亩,辐射周边10多个县(市)200多万亩耕地。
培训会前,农业专家、合作社技术骨干和部分农民实地查看了麦田墒情、苗情等,并经讨论制定出当前小麦管理措施。赵广才结合华南气候特征,着重讲解了“冬小麦深松深耕机条播种技术模式”,就小麦半冬性品种、秸秆还田、深松深耕、旋耕整地、机械条播、播后镇压、灌越冬水、“倒春寒”、除草防病虫害、“一喷三防”、机械收获等环节进行了深入阐述。广大农民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课下还围着农业专家询问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种传统小麦肯定效益低,要种优质麦必须普及农业技术。”三地农民合作社社长、项目经理雷运华介绍说,合作社农田种植的都是优质强筋小麦,今后要通过系统培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通过配方平衡施肥改良土壤、提高肥力,建立健全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等生产技术体系,支撑农田持续增产,发展起100万亩富硒高产麦田,让更多农民种田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