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云南德宏州:杨丽仙夫妇的致富经


时间:2014-11-29  来源:云南日报 点击:

  在鱼肥田美的季节,记者驱车到芒市勐戛镇勐戛村的大龙洞村,见到了德宏州首家养殖的虹鳟鱼和中华鲟,鱼儿悠闲地游着,杨丽仙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养殖致富的故事。

  杨丽仙边带观看水池里的虹鳟鱼和中华鲟,边介绍说:“我们虹鳟鱼的鱼卵是从丹麦进口的,然后自己孵化,饲料从智利进口。鲟鱼的鱼苗是从弥勒阿庐古洞运来的,饲料则来自昆明。两种鱼每天要喂三次,一天的饲料费用是400来块,一个月约需1万多元。现在,鱼厂的各种费用开销已经到了53万元。”

  杨丽仙介绍,自今年3月正式投产以来,该养殖基地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养殖成效初显。她和丈夫先军强出资50万元,村党总支出资10万元共同实施,勐戛村为其提供了养殖所需土地,并帮助业主办理各种经营手续,争取项目资金。目前,该养殖基地各类基础设施固定投资已达30万元,养殖面积达1.5亩,虹鳟鱼数量达2.4万尾,鲟鱼2400尾,鱼类价值已逾20万元。

  杨丽仙介绍,据芒市水利局检测,大龙洞的水为天然的地下涌泉,水质十分纯净,而且水温全年保持在20摄氏度以下,非常适宜养殖虹鳟鱼、鲟鱼等冷水鱼,开发前景较好。

  “目前虹鳟鱼和中华鲟的市场价值都比较好,市场行情都比较好。”杨丽仙介绍,“现在,来买鱼的人越来越多了,按照虹鳟鱼每市斤45元,鲟鱼每市斤35元的市场价,等到明年,卖鱼的毛收入可以达到200万元。”

  目前,杨丽仙介绍,他们正在改建孵化池,准备扩大养殖规模,尝试不同种类的冷水鱼养殖,组建冷水鱼养殖合作社,扩大特色水产养殖规模,进一步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来源:云南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