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天津:农村基层水利服务到田头


时间:2014-11-26  来源:农民日报 点击:

“两年前,我们这个水利站是名存实亡。一个站由镇政府好几个部门来管,可是每到各村用水时又没人专门负责,哪个村能先用上水全靠村干部的能力,每年村民为了争水都免不了有冲突。”近日,在天津市武清区白古屯镇水利站,站长冯书林向记者介绍着两年来的变化,“现在水利站独立了,全镇的用水都由我们统一协调,用水效率明显提高了!”

  据天津市水务局的调查,机制不顺、职责不清、设备老化、专业人员缺乏以及资金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让各乡镇的基层水利站处境尴尬。农村用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给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过去自来水每天定点供一个小时,过了点就得等明天了,地里灌溉用的还都是土渠,10方的水到地头也就剩5方了,中间都流失了,水不够用,大伙儿有意见。”白古屯镇小天村村民赵富俊告诉记者。

  为了解决农村基层水利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难题,2012年天津市专门成立了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当年10月天津市水务局与市有关部门联合出台了《天津市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各区县也都相应制订实施了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建设方案。在硬件上,天津市水务局投入补助资金1100万元,为全市农村基层水利站统一配置了办公设施和水利装备。在软件上,首先健全机构,明确职责,建立了乡镇水利站、农民用水协会、村级管水员三级联动机制,目前全市共建立乡镇水利站155个,组建农民用水协会总会118个,选聘村级管水员3583人。此外,加强人员培训,通过水利知识和管理技能的集中学习,全面提高基层水利从业人员服务技能。

  “新的办公设施,先进的水利设备,专业的技术人员,这两年的变化太大了!”冯书林感慨道。站里还配备了经纬仪、水准仪、小型测流设备、混凝土强度回弹仪、GPS等水利装备。在天津市大力建设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同众多的基层水利站一样,白古屯水利站的队伍壮大了,服务能力提高了,成为镇里让百姓放心的水管家。

  已经成为小天村管水员的赵富俊告诉记者:“现在村民全天24小时都能吃上自来水,再也不用担心没水吃了。灌溉的水也够用了。”


来源:农民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