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十点左右,众多网友在微博发文称三家价格战电商的价格并未像他们宣传的那样“给力”,价差普遍存在且呈现交错态势,没有发现其中一家网店的价格有明显的优势,个别低价产品三家网站均很“默契”的标明缺货。
让利于民还是彻底的一场“秀”?
与三大电商网站14日晚底气十足的“叫阵”相比,15日的表现并没有让消费者和业界满意,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业内人士对今天这场价格战的初衷产生了怀疑。家电行业资深人士杨帆指出,京东的这次所谓价格战“炒作”味道很浓,值得关注的是今天已经有很多消费者发现,京东价格高于实体店的例子,从这方面讲,已经暴漏出电商后台技术的漏洞,连锁反映还会继续。京东的做法在走一条危险挑战的路,通过关注度提升流量起到了短期的效果,但是对供应商是很大的损害,行业在低谷期的情况下有些刺激关注,归根结底伤害的是消费者的信赖。中国家电网副总编辑马聪也表示,本质上可以说,(这场所谓价格战)就是大家联手做的低成本炒作。苦的是企业,被忽悠的是消费者,真有需要买东西的少数人还受累于价格混乱、网站频临崩溃。就连电商同行都表示无法接受此种“博取眼球”的营销行为,库巴网副总裁彭亮认为,这次的价格战很大程度上是营销炒作,如果大家真的都跟进,结果就是一起流血和自杀,相信无法长久。
其实,电商网站的所谓“价格约架”并不是第一次,灵基咨询总经理胡洪森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今年6.18京东店庆时,苏宁易购半路价格杀出,给京东措手不及;而此次京东的高调降价,也是苏宁易购三周年店庆的档口。那么此次降价真的是让利于民吗?且不谈消费者成功付款后出现的迟迟不供货、赠品赠券游戏规则随便换、质量和售后种种风险,已有不少细心的朋友发现,在“8.15大战”的前夕,8月14日晚上京东已经悄无声息地将不少大家电的价格调高,先前6000多元的电视被调至11999元,信息不发达的年代,此举能奏效,但信息透明的‘微’时代,老伎俩显得苍白无力,炒作意味明显。”
电商价格战 家电产业“很受伤”
电商价格战打得“风起云涌”,或许苦了供应商和制造商,一方面近年来家电行业不景气,另一方面原材料、用工成本不断增长也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长虹公司企划部部长刘海中表示:“价格战是平衡市场供需矛盾的杠杆,是消灭市场寡头垄断构建巨头制衡的市场行为,无论什么样的商业模式,经销商间的价格战不应牺牲消费者利益与损害产品供应商利益,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建设更要防治不正当市场竞争,中国电子商务新市场秩序的构建才刚刚开始,相关政府市场管理部门应做好适当规范和引导。”从中不难听出企业对价格战的担忧。某不愿具名的国内家电企业内部人士称,这种价格战缺乏实际意义,电商网站有融资渠道和投资者,并不惧怕短期收益降低,但其对家电业的影响却是负面且不可恢复的,平板电视发展才刚刚十年有余,远远不具备支撑疯狂价格战的条件,电商价格战厮杀,很容易出现“外资台湾造、内资‘山寨’造”的局面;冰洗空虽然前几年发展向好,但也逐步进入低盈利期,而电商价格厮杀,直接会将冰洗空企业带入保本保量期,让刚刚有些起色的家电市场继续低迷。
家电行业资深人士杨帆告诉记者,产品供应商目前还在观望这个新生的渠道,只要产品供应商正确的把控“安全的销售链”对于制造商不会有太大影响,只是产品营销渠道的变化而已。但如果电子商务渠道为了进行价格战而压低价格进而“压榨”供应商和厂商,或许会对整个家电产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中国家电网副总编辑马聪爆料称,不少企业对电商压低价格颇有微词,但受制于出货量巨大的渠道优势又不得不“忍气吞声”,甚至有企业老总呼吁行业规范电商上的供货和价格政策。这种担忧似乎正在变成事实,其他媒体报道,据传海尔8月份已经停止与京东合作,因“价格打得太低”。但由于与国美和苏宁是统一采购,因此会继续与后两者进行合作。刘强东也在发布会上证实此次价格战有三分之一的供应商反对,三分之二的支持。可见电商持续的“一面压低进货价,一面大打价格战”的套路已经引起供应商反感。
电商同行:自杀式价格策略不可能成功
记者注意到,除了国美、京东与苏宁之外,销售家电产品的电子商务网站还有很多,对于“三巨头”的价格大战,它们并没有盲目的加入到混战当中。库巴网副总裁彭亮告诉记者,不计成本的价格战属于自杀式策略,对电商本身和整个行业都没有好处。“按照本次价格战的逻辑,很多大家电应该是免费甚至是倒贴现金给消费者,这太荒唐了,库巴不会参与这种荒唐的竞争。当然,这种荒唐注定没法实现,也无法持续,市场还是会回归到正常竞争的范畴中来。如果这样打下去,活着都属不易,更奢谈赢利。”彭亮说。
新七天电器网品牌总监 田原认为,网络渠道价格战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扩大自己在上游家电厂商的话语权,而国美、苏宁则是进一步巩固、自己现有的垄断地位。业内人士看来,此次价格战,商品价格差还是有的,比如一台电视,进价是1000元,价格战前售价是1100元,打价格战的时候 只能降到1000,不能再低,否则厂家也会来干预。 所以说网络渠道的家电销售的毛利率一直是有的,也是很可观的。但规模不及“三巨头”的电商平台,可能会集中优势,在某一些产品上争取到价格优势,从细分市场与其竞争。
最终目的是从资本层面“干掉”对手?
从规模与资金储备来看,京东国美苏宁均有着雄厚的实力,价格战好比是一场战役,拼消耗的结果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15日国美(00493)股价今早开盘走低,低开2.78%,报0.70港元,盘中迅速下探,截至午间休市,报0.65港元跌9.72%。苏宁电器(002024)受到再融资消息影响14日股价大跌逾7%,15日上午继续下挫3.4%,领跌中小板,不过随着午后大股东宣布增持,股价连续上涨,甚至一度涨停。刘强东虽然发微博底气十足:“刚刚和各位股东开完会,今日资本、雄牛资本、KPCB、红杉、老虎基金、DST等几个主要股东全部参加了!大家都知道打苏宁的事情。我说这场战争是要消耗很多现金的,你们什么态度?一个股东说:我们除了有钱什么都没有!你就放心打吧,往死里打!”但正如灵基咨询总经理胡洪森所说,烧钱最终会演变成亏损,哪个投资者愿意拿自己的钱给消费者买单?库巴网副总裁彭亮也指出,此次京东挑起价格战,很有可能是动摇苏宁电器的融资根基,切断苏宁易购的资金来源。
来源:人民网-家电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