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黑龙江牡丹江:秋粮收获与销售的“无缝对接”


时间:2014-11-10  来源:牡丹江日报 点击:

由今年我市粮食总产再次突破60亿斤引发的话题之二

  一年的辛苦换回沉甸甸的稻穗、金灿灿的玉米、黄澄澄的大豆……丰收的粮食让农民倍感踏实。随着收获而来的是售粮,在秋收完成后的牡丹江,“你家卖了多少袋”、“收了多少粮”成为农民最关心、交流最多的问题。秋收热潮过去了,秋粮销售热潮已然登场。如何能拓宽农民的售粮渠道,让农民丰产又丰收,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粮食丰收了,卖个好价钱才是硬道理”

  海林市山市镇二洼村村民韩颖一直靠种地生活,前两年受天气影响,二洼村的玉米质量较差,遭遇出售难题。去年年初,遭遇玉米销售难题的韩颖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反映说,他们镇的玉米出现滞销难题,经过本报报道,在我市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将海林市山市镇的7万吨玉米全部售出。

  去年,虽然韩颖将玉米销售出去了,但看到这两年玉米种植行情不好,散户出售粮食难不说,价格还较低,于是,今年她将地承包出去,靠在家附近打工来维持生活。“昨天我们这有一户农民把玉米以每斤0.70元的价格销售出去了,今年的价格比去年每斤高了将近0.1元。”韩颖说,虽然这户人家把玉米销售出去了,但他家就种了10亩地,忙活一年也挣不了多少钱。

  其实,今年在海林市山市镇二洼村,与韩颖一样将地包出去的农户不少,大家觉得这两年粮食不好卖,种地不如外出打工挣钱,于是都将土地流转给村里的种粮大户王长强。

  王长强是典型的“80后”农民,父辈是种地的老把式,看到前两年的种粮行情不好,他本想今年不再种地,但由于父母年迈,他不忍心放下父母到外地打工,于是,他决定要在家种地。

  今年王长强承包了150亩地,“全家人一年忙下来,只能剩下五六万元。”王长强给记者算了笔账:开春包地每亩地需要350元,子种化肥300多元,春天种地用油、人工和秋天收地的人工费等合计每亩200元,今年的收成好,每亩地能打2000斤玉米,每斤玉米卖0.70元,每亩地收入1400元,再扣除900元的人工、化肥钱,每亩地净剩500元。

  王长强说,现在种植小面积粮食的农民,都将粮食卖给粮食经纪人,价格虽然低于国家最低收购价,但省时省力省运费,还是很划算的。而像他这样种植面积多的,就想在网上自己联系收购商,价格能再高一点。“毕竟是粮食丰收了,卖个好价钱才是硬道理。”王长强说。

  信息对接拓宽“来钱道”

  采访中记者发现,目前农民售粮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坐地售粮已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以前农民都是把粮食收割回家后,进行晾晒,然后再运到附近粮站出售。现在村里小的粮站已经取消,大的仓储库收粮的标准又很高,再加之运费也在逐年上涨,为了将粮食卖出去,农民们只好在田间地头或者场院就直接把粮食卖给粮食经纪人。“农民售粮方式的变化与当前农村经济形势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在由于大量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农村劳动力严重短缺,晾晒场地紧缺,坐地售粮更符合当前农村的实际。”市农委总农艺师赵普昌说。

  农民售粮方式的转变为粮食经纪人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现在他们已经成为粮食收购中活跃的市场主体,成为农民与粮库和粮食加工企业之间的纽带和桥梁。随着粮食经纪人队伍的迅速发展壮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争夺粮源,他们为农民售粮提供更加细致周到的服务。然而,粮食经纪人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收益,收购粮食的价格永远不会是最高的。

  于是,为了让种粮户获得最大收益,彻底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近几年,我市一些地区专门成立了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宁安市昕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杨经理说,近年来粮食生产成本持续上升,粮价基本平稳,相对来看,粮食种植的比较效益呈下滑趋势,而解决这一矛盾的核心和途径,从长远来看,只有坚持推广优质玉米种植、走规模化生产之路,加快建立合作社平台、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经营模式,才能有效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波动。

  农业专家表示,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先期帮助农民购买子种化肥,帮助田间管理,后期联系粮食加工企业、收储企业,目的就是推动粮食生产、收购、加工与市场销售等环节实现全程对接,防止和规避生产的盲目性,实施粮食订单生产,保障粮食生产增产增效。有了这样的新型合作社,可以解决农村面临的“信息封闭”和“购销分散”两大难题,帮助农民“种对、卖好”。

  破解卖粮难出路在于实现农业产业化

  遵循市场规律办事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多年来人们对于市场经济的认识。农民出售粮食当然也应该遵守市场经济法则,随行就市。然而,要彻底解决粮食滞销问题,切实化解农民卖粮难,根本的出路还在于产业化。农业专家指出,政府一方面要加大粮食收购力度,帮助农民树立市场经济意识,让农民了解与生产息息相关的农产品市场行情及市场规律,对农产品销售形势有一定预判,降低损失。另一方面要在提高农业产业效益,打造品牌,加快农业产业化上下功夫,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卖粮难的问题。

  农业专家认为,要充分发挥央企与我市优质粮食产地的互补优势,以粮食物流中心项目为窗口和平台,加快建设与特色农业、精品农业相适应的现代粮食物流中心,整合粮食流通资源,发展壮大域内骨干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竞争力,并招引有实力企业入驻牡丹江,实施粮食深加工战略,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增值水平高、符合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要求的粮食深加工产品,提升园区的吸纳能力和承载能力,打通“北粮南运”通道,把优质粮源转化为附加值更高的绿色粮油产品,开拓国内市场。

  与此同时,利用俄罗斯境外农业发展成果,加快境外自产粮食回运步伐,增强境内外两个粮源产区的良性互动,联合中俄农业战略投资者,配套发展粮食加工业,建设豆制品、燃料乙醇等深加工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并以打造东北亚物流中心为契机,通过陆海联运大通道,开拓辐射面更广的国外优质农产品市场,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以增强农民粮食生产的信心。

 


来源:牡丹江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