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海拉尔垦区大河湾农场技术人员通过田间测产,5700亩玉米高产攻关核心创建田亩产突破吨粮大关达到1100公斤,刷新了这一纬度带玉米单产的记录,创造了这一地区农业生产历史上的又一奇迹。
和煦的阳光照在丰收的大地上,难以言表的喜悦之情写在这个场生产部长王永贵的脸上。他高兴地带着我们来到了一片玉米高产攻关核心创建田边,随机掰下几穗玉米棒进行电子测产,单穗称重568.8克,搓下来整穗玉米粒称重447克,他告诉我们,今年的玉米穗要比往年都大,籽粒更多!按每亩播种4000株苗,扣除管理作业损耗,亩保苗在3700株左右,剔除水分因素,按国家标准水分计算,每亩产量可达1100公斤以上。这在同纬度带、积温低等客观条件下,创造历史奇迹。他激动的说,几代人单产超过吨粮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大河湾农场地处北纬48度,施业区年积温在2350度左右,降雨量430-450毫米,大风、冰雹、干旱、霜冻等自然灾害一直困扰着该地区农业的发展,多年来玉米的亩产一直徘徊在500公斤左右。
据了解,今年该场打破传统思维模式,运用科技支撑和高新技术,通过引进选用适应性强、抗逆性强、产量高的赤峰丰田5号优良种子;加大肥料投入,较往年增加1倍以上,通过科学分段施肥、追肥,防止了玉米后期脱肥现象发生,并激活了玉米生长素,无残留、无药害;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苗后深松、起垄、追肥一次性完成,突破传统田间管理模式,采用德国巴斯夫生产的苞卫、灭草等田间综合管理措施;加之雨水调和,降雨量达到530毫米,光照充沛,极大地提高了玉米单产。
今年,该场玉米种植面积12万亩,亩产平均在750公斤以上,创历史新高。其中建立技术攻关示范区2万亩,玉米高产攻关核心创建田面5700亩。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调整,玉米种植面积将逐年扩大,为进一步提高玉米单产、增加总产,降低生产费用,提高投入产出比,近年来大河湾农场不断探索玉米种子丸化剂技术、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分段科学施肥技术、免耕技术和大机械化作业模式,同时结合先进的农艺措施,提高了农田耕作质量和机械作业效率,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实现了粮食增产、职工增收和企业增效。
来源:中国经济网(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