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江苏:通派盆景拟申请省级“非遗”


时间:2014-11-09  来源:江南时报 点击:
 近日,通派盆景将申请江苏“非遗”的消息,在业内引发不少关注。很多热爱盆景艺术的市民纷纷表示欢迎,而与此同时,不太了解这门艺术的人,则通常会好奇地问一句,通派盆景和如皋盆景有何关系?江苏还有哪些盆景流派?他们的区别和特色又主要在哪里?针对这些问题,江南时报记者进行了多番采访。 

  通派盆景积极备战江苏“非遗” 

  在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操场的西北角,有一块生机盎然的绿色园地,这里就是南通乃至江苏最大的通派盆景基地,在这里珍藏着两千多盆通派盆景。 

  两年前,身为通派盆景传人之一的高级园艺师袁华和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共建了这个基地。 

  虽然作为当前中国的八大盆景流派之一,通派盆景相较于广有盛名的扬派和苏派盆景,名头要弱很多,甚至连如皋盆景的名头,也一度盖过了通派盆景。 

  “其实,通派盆景艺术唐代就有了,在明清时代就达到了最盛境况。”袁华说,当前有名的如皋盆景,只是通派盆景的一个分支。通派盆景与川派、苏派、扬派、岭南派、徽派、海派、浙派等,并称中国盆景传统八大流派。 

  在成功将通派盆景技艺向南通申遗以后,袁华当前正和南通农职学院一道积极准备材料,准备为通派盆景向省级“非遗”项目发起冲击。 

  普及度下降 通派盆景传承面临断档 

  虽然通派盆景在专业人士的眼里是艺术瑰宝,但是不能回避的一个现实是,当前通派盆景的影响力远不能与苏派和扬派相比。 

  袁华告诉记者,通派盆景的最主要特色在于,全是人工培植。此外,取材以小叶植物为主,成品尺寸不超过一米,非常秀美。以小型的雀舌罗汉松为材制作的盆景,更是名贵的艺术珍品。通派盆景的制作技艺非常精湛,招牌技法“两弯半”(根部的弯折造型)更是赫赫有名,是通派盆景的显着特征。通派盆景寿命长,留存上百年不成问题。 

  不过由于养护要求太高,阻碍了通派盆景的进一步普及。袁华说,通派盆景如遇阳光不足或通风不够容易生病,甚至导致叶子变大,这是最致命的。 

  此外,水质不好会导致叶子变黄少绿。由于养护要求太精致,很多外地人并不愿意栽培这种盆景。


来源:江南时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