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湖南绥宁:古老婚俗今还在


时间:2014-11-08  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
 
 
《竹竿抬嫁妆》(摄于鹅公乡)
 
 
 
 
《苗家新郎阿文背新娘阿艳》 (摄于鹅公乡) 苗家小伙阿文与苗家姑娘阿艳,是湖南省绥宁县鹅公苗族乡人。同在一个苗家山寨长大,两家相隔仅几百米之距,可谓是青梅竹马。结婚这天,阿文将阿艳从她家门口背回家中。前面两男童提着一装着炭火的火桶,火桶提手上包着红纸,寓意着婚后生活红红火火,人财两旺。
 
 
 
 
《打彩》 (摄于鹅公乡) 接亲队伍的最前面,两男孩肩扛一小小的翠竹,竹的头部两尺处各挂提一点亮的马灯,马灯上和竹的尾端捆上长长的大红布条。这一婚俗,称为“打彩”。寓意着照亮新人的幸福人生大道,会幸福美满一辈子。
 
 
 
 
《竹竿抬嫁妆 花轿抬娘子》(摄于河口乡) 湖南省绥宁县河口苗族乡一对新人结婚,两位两位青壮年成一个“组合”,准备好两根4米左右长的竹竿以及两尺多的柱桶去新娘家抬嫁妆。抬花轿的青壮年也忙着给花轿披红挂彩,上抬扛,打扮打扮。
 
 
 
 
《抬花轿接亲》 (摄于河口乡) 一打红伞的苗家妹子走在花轿前,轿子后面是去抬嫁妆的青壮年。这天,苗家男方要带上鱼、喜糖、喜酒等去女方家。边走边燃放鞭炮,毫不热闹。
 
 
 
 
《接亲队伍进新娘子家》 (摄于河口乡) 湖南绥宁县苗家山寨木屋居多,一般修建在山脚下。有些偏房屋檐较低,你瞧抬轿子进新娘子家时,轿夫得弯要才行。接亲的队伍在炮火的烟雾中紧跟在后,喜庆气氛弥漫着整个苗家山。
 
 
 

《幸福的新郎倌》 (摄于河口乡) 新郎倌头带高帽,身上挂着大圈的釉子,满脸露出幸福甜蜜的笑容。轿夫抬着新娘子走向新郎家。
 
 
 
《竹竿抬嫁妆二》 大红灯笼高高挂,小彩旗挂满整个房屋的前庭院。迎亲的人们早早等在家门口,见到抬着那红红的喜被等嫁妆,抬着新娘子的红红的大花轿到家,都赶紧迎接。接新人的接新人,递喜烟的递喜烟,敬蜜饯茶的敬蜜饯茶,好不热情,全都满是一脸的幸福。
 
 
《吹唢呐接亲》 (摄于长铺镇) 民间艺人吹唢呐、敲锣打鼓,为新人嫁娶的日子增添了不少喜庆和欢乐气氛。同时,他们为传承这一古老的喜庆婚俗而走苗家进侗寨,也为自己喜欢这一传统乐器而继续坚守,也为绥宁绿洲这一片热土的青年男女嫁娶送去了不少幸福快乐时刻。


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