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拥抱可持续发展农业


时间:2014-11-06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

 每天,中国都要为超过13亿人口提供粮食。若考虑到食物从农场到餐桌的繁复过程,这一成就令人惊叹。没有任何其他国家需要如此大规模地保障食品安全,中国当前的成就是空前的。

  不容忽视的是,中国成就的背后有着人口数量、耕地面积和淡水资源等“压力因素”的巨大反差。随着发展进程的深入,土地会变得更稀缺,淡水资源也会减少。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有一种高产、能抵御气候变化、对环境影响最小的耕种方法,这对于每天都在取得不可思议成就的中国来说,却不是难事。

  中国曾在黄土高原采用过这种方法。我作为世界银行一个小组项目团队的负责人,于1991年第一次造访黄土高原,那时它就像荒芜的月球表面。在退化了几十年的高原上为几千万居民培育庄稼及果园,当时来看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在中国政府和世界银行的帮助和建议下,当地社区和农民逐步开始恢复退化的土地,转变了长达数十年、不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方式。科学的农田建设以及土地使用权的变化,激励农民以可持续的方式耕作田地、保持水土。简单的改变带来巨大的改善,例如我们多方合作圈养绵羊、山羊,促进了果树和植被的茂盛生长。

  现在去黄土高原,人们会发现可持续的土地管理和耕种方法带来的巨大变化。森林、草地和动物已变得葱葱郁郁、生机勃勃,茂盛的优质果园、农场和圈养的牲畜是农民富裕的保障。森林等植被增强了当地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也抑制了水土流失和洪涝干旱隐患。曾经荒芜的土地现在变得生机盎然。

  每个国家的情况不尽相同,但我们从中国黄土高原项目上学到的经验却是持久的,这些宝贵经验已被推广到了其他国家——比如卢旺达。

  中国在经济领域不断取得惊人成就,也将在变革农业产业上再次取得成就。黄土高原已经在这方面树立了榜样。

 

 


来源:人民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