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车快”还需有“坦途”


时间:2014-11-04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点击:

 农产品产销正在争搭电子商务这趟“快车”。从山西的“晋农”和“贡天下”、武汉的“电子菜箱”上可以看出,电子商务确实给农产品产销注入了活力。但同时又面临着信息化基础薄弱、物流配套不完善等共性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快车”能否真正快起来。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笔者认为,这个“平台”不仅仅指具体的电商平台,更指电商发展的大环境。在目前全国3000多家农产品电商平台中,阿里巴巴这样能以雄厚的资本踏平“坎坷”的“巨头”毕竟是少数。在大电商们尚且还需苦寻“进得了村”、“运得出来”、“卖得上价”良策的情形下,小电商特别是那些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小涉农企业领办的,在资本弱、经验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的情况下,制约发展的共性问题则更尖锐地表现为生存问题。而恰恰是这些本土小电商,与农民、农村、农产品产销的联系更为紧密,也更直接体现着农民能否真正分享到信息化“红利”。那么,如何让“快车”跑得又快又好?

    要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看看曾经“全民开网店”、而后首辟淘宝县级农产品馆的浙江遂昌有着怎样的探索。2010年前,地处浙西南山区的遂昌县曾聚集了近千家网店,活则活,但涉及行业门类庞杂、经营诚信度不高、同业间恶性竞争、物流不畅、效益不高、带动力不强等问题也在影响其进一步发展。如何让“网店”升级,改变其小而散的局面,成了遂昌网商行业和政府部门需共同面对的问题。

    遂昌选择了“两只手”握紧:由遂昌县政府牵头、多家农特产企业单位联合发起成立了电子商务公共平台遂昌网店协会,向上游整合资源,实现农副产品集约化营销;向下游开展网上创业,提供免费培训,提供统一采购、仓储、配送、物流、包装等零成本开店的运营服务。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加强质量监管,实施农产品生产统防统治、开展网络消费“诚信联保”等。“政府+协会+电商”的模式,不仅促成了近2亿元的农产品年销售额,更因为优化了发展环境,吸引了多个大电商、大企业的合作,带动了县域经济的转型。

    “遂昌模式”给我们的一个启示是:要改变农产品电商“小打小闹”的状态,促进产销升级,必须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力量,其中,政府的作为对成长中的本土小电商尤为关键。这一点,在武汉“电子菜箱”的发展历程中也可见一斑。政府出台政策引导,给予财政资金支持,确能发挥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更基础的是,政府必须改善农业信息环境、市场环境,提供公共产品。

    “要想富,先修路”,这对于信息高速路同样适用。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