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各级及农业部门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秀美的目标,全面落实党和国家及各级的强农惠农政策,深入扎实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快进发展。呈现七个方面特点:
第一,粮食丰收已成定局。由于天帮忙,天气风调雨顺;人努力,狠抓了水稻集成技术为重点的粮食增产技术推广,加上各级惠农政策的激励,今年全县粮食生产在农资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种粮比较效益下降的情况下,粮食种植面积仍达到11.08万亩,与去年持平略减0.05万亩,减4.4%;粮食单产402公斤,增长2公斤,增长0.5%,总产44497吨,比上年减13吨,与去年基本持平。
第二,“菜篮子”生产总体稳定。预计蔬菜播种面积2.9万亩,比上年下降9.1%,但规模以上蔬菜种植面积增加560亩,增长二成以上。生猪出栏51373头,同比增长2.8%;牛出栏4153头,同比增长1.2%;家禽出笼7377万羽,同比下降1.7%;肉类总产量6034吨,同比增长1.5%,其中猪肉4135吨,增长2.7%。水产品产量10205吨、同比增长0.3%。
第三,农业农村改革全面推进。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从七月份启动以来,开展土地确权摸底调查的有1480个村民小组37975户农户,登记摸底的农户已完成90%。全县外业调查任务12.6万亩,已经完成95%。我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土地调绘颁证工程已由相关部门批准建设,投资预算为694.73万元,目前,技术单位已通过公开招标形式确定,近期可进场作业开展航拍。
第四,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我县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快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切实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九月底,全县有农民合作社175家,其中今年新增13家;有市级示范社13家、省级示范社12家。有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256个,其中工商登记注册14个;有种养大户671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了全县耕地流转,九月底,全县流转耕地4.3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7%,其中转包0.53万亩、转让0.22万亩、互换0.23万亩、出租2.89万亩、入股0.12万亩、其它0.35万亩。按土地流转去向看,流入农户1.25万亩、流入合作社1.24万亩、流入企业1.25万亩、其它0.6万亩。开展土地流转的农户6783户,签订流转合同4222份,签订流转合同的面积1.04万亩。
第五,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向好。今年以来,我们狠抓了农业投入品综合执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特别是规模以上农业生产基地的日常监管,没有发生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向好。今年来,出动执法车辆124次,对38家种子经销户开展种子执法,抽检21个样品送省进行DNA质量检测,未发现质量不达标现象;对全县21家肥料经营门店进行检查,对18起违法违规的农资经营案件进行了严肃处理。加强农产品抽样检测,前三个季度共抽检蔬菜34批次211个样品,水果14批次40个样品。蔬菜检测合格率97.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1个百分点;水果检测合格率97.5%,比全国低1.2个百分点。加强肉类安全监管,对县生猪定点屠宰场开展定点定期检测,每天按日屠宰量的10%进行抽检,现已检测尿样760份。对全县规模养猪场每季度至少抽检1次,已检测尿样200份,未发现“瘦肉精”尿样呈阳性的样品,合格率为100%,比全国高7.2个百分点。有6个农业龙头企业、11家合作社,开展“三品一标”认证,产品涉及茶叶、脐橙、大米、南酸枣等21个产品,认证面积达到83591亩。目前,江西君子谷公司野生刺葡萄生产基地和产品正在申请开展无公害认证。
第六,科技兴农步伐明显加快。以百名农技人员送科技下乡、千户农业科技示范户为载体,深入推进以粮食高产集成技术为重点的推广活动,大力推广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和猪沼果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渔业健康养殖等科技兴农模式,促进了关键性增产增效技术措施大面积推广应用。据统计,全县开展高产创建21571亩,辐射21个行政村,5258户农户,示范片平均增产5公斤以上。今年来,全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8.85万亩,施用配方肥5655吨,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化肥施用量减少260.13吨,减少4.6%,化肥利用率提高了3.3个百分点。通过采用生态防治、生物防治、生物农药防治,灯光诱杀、色板诱杀、性息素诱杀(三生三诱)防治技术,预计化学农药使用量627吨,比上年下降243吨,下降28%。全县累计推广户用沼气池10793座,养殖小区联户沼气39处460户,大型沼气900立方米2处,中型沼气2000余立方米。推广保温式新型沼气池100多座,推广新型沼气化粪两用池80多座,推广“猪-沼-果、猪-沼-鱼、猪-沼-竹、猪-沼-菜”等生态种养模式3000余户5万多亩,沼气生态农业技术的广泛推广,对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第七,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全面落实党的强农惠农政策,通过“一卡通”方式按时发放粮食直补及农资综合直补资金899.8万元,良种补贴资金171万元。渔船柴油补贴16.67万元。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资金650多万元。蔬菜、刺葡萄、果业等优势产业扶持资金300多万元。加上今年粮食、蔬菜产量稳定,价格小幅上升,猪肉等肉产品价格进入周期性恢复上涨,脐橙黄龙病影响虽然产量下降,但价格有较大提升,以及外出打工劳务收入增加等,据县统计局预计,1-9月份,农业总产值6.2亿元,同比增长4.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70元,同比增长15.1%。
来源:新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