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政府"采购腐败"伤了谁的公信力


时间:2014-10-25  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
敬老院里发现“黑心棉被”竟来自政府采购,供货单位没有此项经营项目,却能中标,劣质产品未经检验,就送给使用单位……专家认为,政府采购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正日益得到规范,但采购违规、采购残次品的现象仍然存在。应继续完善供应商资格审查、验收责任及惩处机制、政府采购信息发布等制度,实施事前、事中和事后全面监控,有效防范采购风险。(10月13日 经济参考报)
 
近些年,国家为了抑制政府采购腐败的盛行,逐渐采用更加透明、公开的招标制度,但是由于监管的不到位和制度的不完善,招标中的腐败仍然横行。在这起招标丑闻中,政府在敬老日送棉被,无疑是一件关爱老人、温暖民心的好事情,结果却备受指责,得不偿失,非但没能给老人们送去温暖,反而伤了老人们的心,更是给了政府公信力狠狠一记耳光。然而,荒唐事件背后则暴露出了政府采购的诟病。
 
政府招标腐败说到底是不能够真正做到阳光采购,却不仅仅是选择哪种招投标方式这么简单。这其中,除了这种招标方式本身的缺陷,更值得关注的是其中的暗箱操作黑幕,一些采购方、供应商出于牟取私利的目的,利用采购制度不尽完善的疏漏,在招投标过程中私相授受,而官员只是举手之劳,也愿意效劳,两边一拍即合就形成了腐败利益链条。近年来曝光的这方面的事例,不胜枚举,严重削减着政府采购的公信力。
 
现在各地政府都在实行政务公开,但是对于招标情况却公开甚少,甚至有公众或是媒体请求政府主动公开的,当事部门也是已涉密不方便为由拒绝公开,就是在这种行政不可公开的思维模式下,政府采购这一本应阳光化的工作过程被屏蔽了,招标可以肆意操纵,采购资金可以无限占有使得公权无边无际,从而导致公权私用、权钱交易。
 
政府采购无疑是为群众采购,既然是花群众的钱办群众的事,群众就有权利知晓所有的采购信息,并监督采购的全过程。这样的政府采购,才可称得上是阳光采购,才能够从根本堵住采购漏洞,杜绝采购腐败的发生。
 
作者单位:成都市龙泉驿区北泉路777号 
 


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