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福建建宁:山垄田冷泉水养出生态鱼


时间:2014-10-25  来源:新农网 点击:

建宁县濉溪镇城关村龙宝山上,一块块的荒田,已被开发成鱼塘,鱼塘里,不时有鱼儿跃起,泛出阵阵涟漪。

  鱼塘边,“鱼老大”余德胜将一把把青草投入鱼塘,只见水面顿时热闹起来,成群的鱼儿围了过来。

  余德胜今年42岁,4年前,这些鱼塘都还是一片荒田。当时,不仅上山的路不好走,这里的田,大多是低产的冷水田,单纯种稻,效益差,许多村民选择外出务工,大多冷水田慢慢变成了荒田。

  这田可否用来养鱼?2010年,余德胜与朋友一起承包了龙宝山上的60亩山垄田,每亩300元,签订了10年的协议。

  余德胜算了账:荒地租金不多,每亩300元;鱼苗按16元1公斤算,这些费用也就几万元;再加上挖池塘的费用,应该20多万元就够。他听说二女户可以申请“幸福工程”小额贴息贷款,就找到镇计生办,很快获得了4万元的小额贷款。

  在山垄田里养鱼,余德胜定下目标:用冷泉水,养生态鱼。

  走在鱼塘边,看不到什么鱼,余德胜说,只有到喂食的时候鱼儿才会出现。“这鱼和人一样,生活也得有规律。”余德胜说,早晨6点和傍晚6点,喂一次青草;上午10点和下午4点,喂一次饲料。一天四次,定时、定位、定量。

  是不是只吃草,就叫生态鱼?“不只这么简单,这里边,大有学问。”余德胜说,生态鱼的饲养,有严格的标准。在饲养过程中,不能投放鸡粪和肥料等。现在,这里的鱼主要以麦子、玉米、鱼草等为主要饲料。

  “养殖生态鱼,水质很关键。”余德胜说,建宁是闽江正源头,水质好,养殖的鱼儿没有污染。

  余德胜在鱼塘边种了许多的黑麦草。“种草,不仅可为鱼提供饲料,还能保护鱼塘堤坝水土,一举两得。”余德胜说。

  2012年底,余德胜的盛福渔业专业合作社被省海洋与渔业厅评为省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眼下,他的鱼塘面积已发展到120亩。

  绿色无公害的养殖理念,让余德胜养的鱼一投放市场,即受到了商家的青睐。

  “现在人们对吃都很讲究,天然的东西更受欢迎。”余德胜说,下一步,他打算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把生态鱼卖到大城市去。


来源:新农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