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化解农产品卖难根本在市场


时间:2014-10-25  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传播的日益发达,各地各类农产品卖难的消息频繁见诸于媒体,连首都的郊区也难以避免。今年的秋收季节,北京郊区的葡萄、苹果、大枣等果品不同程度出现了卖难问题,一些果农干脆拉着滞销果品堵住政府的门。卖难问题总能引起社会的关注和人们的道德同情,政府肯定要积极想办法,但这种临时性举措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秋季瓜果滞销了,春天谁知道又会是什么滞销?所以,更应从体制机制上解决问题,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

  从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手。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是农产品卖难的根本原因。在全国统一市场加快形成的同时,农业依然是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很容易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卖难与短缺反复出现。所以,要在稳定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业企业、专业协会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进程,减少生产的盲目性。特别应高度重视以返乡农民工、回乡大学生等为主体的“新农人”群体,加大扶持力度,让其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产业分工越来越细,要让农民再像传统那样当一个复合的生产经营者,把产销各环节全部承担起来,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尤其是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背景下,更不可能。现代农业一定要有社会化服务体系来支撑,在我们看到美国只有200万农民的同时,更应看到还有1500万农业相关从业人员为农民服务,我们的农民应该更多地向专业生产者过渡,而种什么、怎么卖等问题要更多地依靠农业服务体系来承担。

  不断提高政府三农工作水平。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减少行政推动,把经营自主权彻底交给农民,防止政府决策不当造成卖难。大力加强农业信息、科技、金融、质量安全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让农民的生产决策有可靠信息、生产过程有先进技术与机械化服务、产后销售有企业与专业经济组织来统一组织、风险有政策性保险来兜底,不再为种什么、卖给谁而苦恼。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非一日之功,从根本上化解农产品卖难需要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发挥政府的支持服务功能,引导社会各方面共同推动农业发展转型升级,让滞销带给农民的心头之痛不断减少。

 


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