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江苏新沂:化气候“不利”为农业“有利”


时间:2014-10-24  来源:9月中旬,世界银行、摩洛 点击:

9月中旬,世界银行、摩洛哥官员和中国水资源管理和适应气候变化技术考察团来江苏省新沂市,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考察新沂实施的世行三期农业开发项目建设情况,他们对项目给予高度的评价。

  项目内容是全球环境基金“适应气候变化农业开发”,这个国内首次开展的项目总投资800万美元,主要探索农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之道,并力促相关措施在生产中广泛使用。

  集雨工程:筑起旱涝保收防线

  来到高流镇的田间地头,笔者发现一些不同寻常的沟渠和拦水坝。它们分布得很有规律,看上去经过精心的安排。

  新沂市农业资源开发局局长王学伦介绍说:“这就是项目中的挡水墙集雨工程。”在水资源日益缺乏的情况下,新沂在高流镇实验,把在农田中建挡水墙作为一项节水措施。农民将中小沟捞底加深50厘米,再按每隔400米的间距分梯级建墙,每道墙能蓄水816立方米,当蓄水位高于挡水墙时,则自动流出。在保证农田排涝的同时,挡水墙将部分灌溉回水集蓄在沟中。

  “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挡水墙,除保持适当水位外,它们还能减少水体中农药、化肥残留的排放。”据了解,新沂新建的17座节制闸,一年可增加灌溉蓄水量85万立方米。这些“细节”改善与其它节水措施配套,使1立方米水的粮食生产率由1.14公斤提高到1.5公斤。

  新秀品种:顺应天时闪亮登场

  “俺家今年种的‘徐麦31’,亩产超千斤!”新沂市高流镇三岔村农民刘玉亮接受采访时说。

  新沂地处暖温带湿润性气候区,过去小麦种植都是以冬性小麦为主。在去年小麦播种的时候,新沂看“天”选种,决定引进半冬性、半冬偏春性小麦品种“徐麦31”等。

  “种了几十年的老品种,一下子要改,俺村里很多人都不敢,怕有风险”。三岔村村民于守东说。在这个节骨眼上,村委会的干部们率先带头种起来。由于去年雨水天气偏多,很多常规作物倒伏现象时有发生,而种植的小麦新品种却长得饱满,几乎没有倒伏。

  除了粮食作物,新沂还在经济苗木上寻找“新亮点”。红天竹原为安徽、浙江等地山上生长的一种木本植物,是绿化、盆景和药用的优良品种。高流镇花木营销协会把红天竹引种过来,全镇现有百户农民发展红天竹种植,规模达到200多万株,成为周边地区最大的红天竹种植基地。目前已经引进了日本红枫、金桂花、红叶石楠等优质高档花木品种,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沼气新能源:每户每年节支2000元

  走进三岔村村民刘科久家,只见厨房内两台沼气灶具上支着两口锅。刘老汉说,他家一共5口人,每天除三顿饭都用沼气烧火以外,全家人洗洗浆浆所用的热水也是用沼气烧的。

  “在没有建沼气池前,我们家每年都要烧600多块煤球,6罐石油液化气,现在我们家一块煤球、一罐液化气都不用买,真省啊!”刘老汉乐呵呵地说。据估算,一个小小的沼气池每年可为每户农民节省开支2000元左右。

  新沂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发展农村循环产业的扶持政策。对于新建、符合总体规划的“一池三改”整体推进村,每个农户只需出资1500元。目前,全市已建成1万个户用沼气池。

  目前,全球环境基金“适应气候变化农业开发”项目示范区面积200公顷。建设集雨工程31座,适应性农业技术示范3项,适应性作物品种示范23000公斤,建户用沼气池200座,建温室大棚6225平方米。新沂市农业资源开发局局长王学伦说:“顺应气候变化,把气候变化利用好,就能找到气候变化的‘比较优势’,为农业生产服务。”

 


来源:9月中旬,世界银行、摩洛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