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厦门连续47天无降雨干旱缺水部分农田“歇种”


时间:2014-10-22  来源:厦门网-厦门日报 点击:

 来自气象部门的消息称,截至昨日,我市已连续47天无降雨,达到气象“大旱”标准。本报对干旱的持续报道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昨日,记者随市农业局专家下地“问诊”岛外农业时看到,的确有部分农田因为缺水灌溉,已经完全“歇种”。

  影响:胡萝卜种不了,300亩损失千万

  市农业局称,旱情持续发酵,农作物的生长及秋冬种任务将受到影响。今年,全市秋冬种农作物计划面积为14万亩,包括蔬菜11万亩、马铃薯2万亩、其他作物1万亩。据摸底调查,旱情较为严重的地区有同安区五显镇和洪塘镇。翔安区新圩镇、内厝镇的秋甘薯及秋花生种植,以及集美区和海沧区的叶菜类生产区域也受到了影响。

  如果旱情持续蔓延,在地理位置上处于我市“风头水尾”的翔安区将受灾最重。以翔安区内厝镇鸿山村为例,此时正逢胡萝卜下种时节,但记者昨日看到,一片约300亩的农地上只有干燥的黄土,不见半点绿色。内厝镇经济服务中心主任陈有土告诉记者,由于缺水,农民干脆放弃了播种,经济损失约有上千万。

  在田垄旁,记者看到了一个蓄水池。但陈有土说,池内的积水不过1米多深,连灌溉的零头都不够,“往年还能勉强用,今年很难办了。”

  应对:推广“喷灌+深井”,缓解旱情

  那么,应该如何缓解旱情?农业人员说,“治本”的办法是挖深井,再搭配节水灌溉设施。翔安马巷镇舫阳村就凭借上述设备在此次干旱中幸免于难——刚收成了四季葱,胡萝卜已下种,预计明年2月能顺利收成。

  但仅靠农民个人,显然难以负担挖井费用。舫阳村村民老蔡说,开挖一口百米深水井要花费2万至3万元,加上喷灌设备,平均每亩地的灌溉设备成本价就要3000多元。目前鸿山村约有2万亩农田缺水,要添置新的农业基础设施,价格不菲。

  翔安区农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农民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农业部门可给予一定补贴。打深水井、挖蓄水池、安装节水灌溉设备、盖大棚、进行土地平整等项目都在补贴范围内,最高可全款补贴。但申请有一定门槛,“首先不能是个人,一定要以合作社、家庭农场、企业或村为申请主体,向镇农机部门申报,再一级级上报。”不过,工作人员坦言,不是递交了申请就一定能获得补贴,“资金紧缺,也只能是先到先得。”

  记者了解到,目前还没有农民针对此次旱情向农业部门申请相关设备补贴。但各区、各镇街都已开始摸底工作,争取能先拨付一些资金,用于农业抗旱。


来源:厦门网-厦门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